沪漂

作者: 知语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20:13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初秋,明媚的阳光照在阳台边几颗高大的梧桐上,习习的凉风吹过树冠,几只梧桐叶飘零而落...独自站在阳台一角的程晓,望着那随风盘旋而徐徐下落的叶子,孤独、急切、无奈在心里交织着,仿佛这温暖而爽朗惬意与她毫无关系。

    “小小,妈妈又住院了,医生说这次要尽快手术,妈妈很害怕...”妈妈电话的声音仍在耳畔回响。这是妈妈第三次住院了。几年前,妈妈最初只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她一再电话催促妈妈去医院做检查,可妈妈总是说没大碍,自己买吃点药就行了。可程晓知道妈妈是不舍得花钱,就一拖再拖,结果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程晓知道妈妈现在很需要她,她也很担心妈妈,这毕竟是家里唯一给她温暖的人。但是程晓现在走不开,手里的两个重要的大订单已经洽谈到最后阶段,如果不出意外,这几天就可以签订合同,可往往越到最后越关键,稍有偏差就会丢单,她不敢大意。

    程晓一脸茫然,此刻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她站在三十层高的写字楼外面的阳台上俯瞰这奋斗了十年的国际大都市,依然陌生。她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时,上司茱莉娅来到了阳台走近程晓,拍拍她的肩膀说“程晓,刚才会议结束后,我找了总监李,商议你现在面临的情况。结论是:你现在马上与这两家客户沟通,将你妈妈生病的事情告知对方,请求他们提前签合同。市内这家,约对方准备好,你下午就去签。苏州那家,我明天去帮你搞定。”程晓满眼惊喜与感激连连点头说:“好!好!谢谢茱莉娅!辛苦你了!”

    就这样,当程晓与客户签完合同已经很晚了,只能乘最晚班次的列车回家——那是一个偏僻而遥远的小镇。

    到医院,看见妈妈一脸的焦急,程晓赶紧握住妈妈的手说:“不怕,妈妈,我回来了。”“妈妈知道你忙,可是...”妈妈眼含热泪说。“没事,没事,你看,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程晓笑着安慰妈妈。随后问妈妈还需要什么用品,她去买。“用品到不缺啥,缺的东西你知道,既然你回来了,我就放心了。”没等妈妈开口,站在一旁连招呼都没和她打的哥哥说话了。“好。”程晓边答应边示意哥哥出去说,随后和哥哥走出病房来到楼梯边。“医生说妈手术大概要五万块,押金先交两万,我可没有那么多钱啊!我兜里只有两千,剩下的你支付!”哥哥迫不及待的说。“好!”面对这个哥哥,程晓不愿意多说话。哥哥从兜里拿出两千元钱,往程晓手里一塞,便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医院。陈晓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她来到缴费窗口,拿出银行卡交了押金。

    妈妈的手术很成功。程晓不想妈妈吃医院的餐食,觉得没有营养又不好吃,她每天坐车往返回家做好妈妈爱吃的且营养丰富的饭菜带给妈妈吃。病房的人连连称赞,对面邻床的奶奶满脸羡慕的对妈妈说:“看看吧,看看吧,还是养闺女好吧,闺女是妈的小棉袄,一点都没说错!这闺女多孝顺啊,你真有福气!你多亏有了这闺女了。”妈妈笑着点点头,没说话。

    爸爸因为常年给别人做工比较忙,每天来医院看望妈妈一次,面对程晓他依然那么不冷不热,好像程晓可有可无一样。哥哥和嫂子在妈妈手术的当天来过一次医院,就再也没来过。        程晓的假期,包括路上往返的时间只有一周,而医院的要求是术后住院两周。程晓给哥哥打电话商议妈妈后面一周的护理问题,哥哥说他和嫂子都忙,没时间护理,程晓提出请护工,一听说请护工,电话那头的嫂子忙插话说,他们没钱支付护工费用,要请护工的话,费用由程晓负责,程晓的回答还是一个字“好!”

    离开医院那天,妈妈拉着程晓的手叮嘱道:“小小,别太累自己了,年龄不小了,赶紧处个对象,别再拖了。如果外面太难了,就会来,你还有妈妈。”“妈妈,不用担心我,你把病养好了比什么都强,我在外面习惯了;处对象不着急,我们公司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有三、四个,都没处对象呢。”程晓在安慰妈妈,同时也在安慰自己。临走前她将哥哥给她的两千元押金钱悄悄地塞到了妈妈的枕头下面。

    告别妈妈,当晚程晓又踏上了返沪的列车。

    望着车窗外远处的一簇簇灯火,程晓神色黯然。纵然有万家灯火,可没有一盏是属于她的,她生来注定就是漂泊的。

    记忆中,她小时候有两个家,前面的家最初只有她一个孩子,但在弟弟出生不久,她就来到了现在这个家。自从她来到这个家,哥哥就讨厌她,认为是她抢走了妈妈的爱。而爸爸对她也一直是不冷不热,实际就是不喜欢。只有妈妈一直视她为己出,这也是她生命中最宝贵的一盏暖光。因为后来她才知道,最初的那个家也是别人的家,她不知道她自己的家在哪里,更不知道她的亲生父母在哪里。所以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为妈妈付出再多她都在所不惜。

    但程晓知道,要想报答妈妈,就必须有能力付出,要想有能力付出,就必须走出去。

    因此,她中专毕业后,就之身一人来到了上海。为了这份初心,迄今为止,她在上海已经打拼了十年。记得最初的几年,她都是频繁的换工作,不是她跳槽快,而是选择她的公司少。那时候除了解决一日三餐,还要解决住宿问题,她最困难的时候都是在车站的候车厅过夜的。直到她做了销售,工作才相对稳定一些。但每个月的工资也勉强能够支付房租和一日三餐,而且,还得在上海近郊地带与别人合租,房租才能相对低一些,但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费五个小时的时间。而早、晚饭都是买完在地铁上吃的。之后凭借自己不服输的劲儿,做到了今天的高级销售的位置。这岗位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对于程晓来说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往事一幕幕地在程晓的脑海中浮现。而未来又是长路漫漫,何去何从,她没想好。

    永远在上海工作、生活是不可能的,因为她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回到那个偏僻遥远的小镇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心情、她的节奏、她的习惯都在上海。

    关于婚姻,程晓更是不敢想,即便她今年已经32岁了,但如果想要把工作做好,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即便是谈恋爱,若想在上海建立一个安稳的家,也不可能实现。

    “咳,不想了,大家不都这样么?”程晓自我解嘲的想到了她的同事们。

    车窗外那遥远的点点灯光早已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程晓的眼睛也慢慢闭上,睡着了,她太累了。

    清晨,列车广播将程晓叫醒:上海站到了。

    程晓收拾好东西,背上背包,又走进了都市的滚滚人流之中...

相关文章

  • 北漂 我的建议

    1,不一定非要北漂。沪漂,深漂说不定更适合你。现实来看,高学历适合北漂,海外背景适合沪漂,其他建议深漂;(不绝对哈...

  • 沪漂杂谈

    在大城市待久了,越来越想逃离,像个可耻的懦夫。那日益增高的房价,和那不见得有什么增长的工资,就像磁铁的两极。深深的...

  • 决定沪漂

    2017年10月,值得纪念的一天。还在上大学的我,不顾爸妈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很多人都向往的城市——上...

  • 诗 | 沪漂

    碧空朱塔雄江,烟舟梭客洋坊。 馄饨生煎老巷,沪漂宁在异乡。 ——新韵十唐 注:宁,即上海话「人」的意思。 创作心声...

  • 漂 在沪

    2018.11.29 一年零一个月可以改变一个人好多 从身处一个哪个方面都快不起来的城市 内心却无比焦灼 到远离家...

  • 月薪5000,我们为什么还坚持北漂、沪漂?

    沪漂、北漂那么辛苦,我们为什么还坚守在这里? 之前听沪漂学长说过他的经历,感觉很有感触。 32岁,在上海无车无房,...

  • 沪漂京漂,我-大连漂

    2020.05.13 今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收拾收拾,告诉妈我去面试,并且如果不成功就在大连继续找工作了。自从疫情期间...

  • 深情莫过苏东坡 史上最强“打工人”

    看了一篇悲伤的文章,关于“北漂的”。“漂”很像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北漂、沪漂、广漂、深漂各种漂,还有无数漂洋过海的外...

  • 披着狼皮的羊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选择去大城市北漂沪漂,而是在离家1小时车程镇上的一家国企公司上班,做了一名普通的小职员。 沪漂的...

  • 结束沪漂,开始杭漂。

    离开生活三年的城市,倒也没有想象中的伤感,只是会想念一些人,那些留在原地的朋友。 搬家换工作换城市,看起来是一次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沪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c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