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看见》中看见

作者: 我是一杯蓝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17:50 被阅读0次
图源微博

月末要交读书心得,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大二以来,我偶尔会感到恐慌,于我而言,很大原因是我感觉我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本书除去新闻本身,更多的是教会了一个女孩该如何思考,如何成长,若你有空,我想与你分享。

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枕边,它总是能在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让我独立冷静的去思考,却也能让我于平静之下湖水般的夜里安稳睡去,这本书我看的很慢,书里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每一句都值得我细细品味,杨绛先生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我深知我此时还很难达到柴静的高度。

读这本书是需要时间的,放在床头刚刚好。一向看书不爱做标记的我这次却划满了这本书,作者并没有直接站在央视名记的高度讲述她自己的经历,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告诉我们她是如何一遍又一遍的冲刷坚硬的成见和模式,直至摇摇欲坠,土崩瓦解。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剖析和摸爬滚打中找到了自我。

我在渴望世事安稳岁月静好的同时,同样有一颗去当记者的狂热躁动的心,她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让我一次又一次打破美好的幻想,不得不去把理想和现实分开来,我看到了这一路上她的成长与艰辛,更看到了这二十年来那个一次又一次咽下所有苦楚以笑脸相迎的自己。

年轻的稚嫩是看得见的,全是花里胡哨的文艺路子,初来中央台的她,披着披肩,穿着高跟鞋和裹腿小裙子,留着飘逸的长发,没有丝毫新闻工作者的干练和犀利劲儿,被陈虻直接嫌弃说她简直娇柔做作不可忍受,这与后来留着利落的短发,穿着牛仔裤,遇到灾情说去现场就即刻出发,在的众多新闻调查中沉着冷静的她判若两人。

韩寒曾说过,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当梦想与现实反复碰撞,我们不得不开始怀疑甚至否认我们自己,这段时期,我们开始将生活过的太塑料,过分得体不真实,再到后来像打枪一样,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这之间需要漫长的过程。

她也曾为交片苦恼,她曾抱着带子去另一个机室,编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大衣锁在机房了,穿着毛衣一路走到电视台东门。她是临时工没有进台证,好心的导播下楼来,从东门的栅栏缝里把带子接过去。回到家没有电梯了,爬上十八楼,刚扑到床上,导播就打电话说带子有问题,要换,她拖着当时受伤的左脚,一级一挪,再爬下去。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这种沉重的压力和绝望是我们常遇到的,想放弃,又不甘心,一咬牙,最后还是挺了过去。

有人说,她不适合做调查,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做的事儿,让她做个读书节目正合适,她却说,文静了那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怕热怕冷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

所以她长天大地,多滚打爬,青春期湿答答的劲儿一扫而空,看到了盛夏才有的干燥明亮。

所以,不要太吝惜你的羽毛。从来做新闻,到进非典病房的记者,再到从双城创伤中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再到拒绝屈服,到达汶川地震现场等,最后再到陈虻不死,她的经历越来越多,才让我们看到了如今无可替代的她,在别人的质疑与自我否定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头来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渴望外界的认可,到头来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原来,活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光鲜亮丽的背后必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总是否定自己,觉得他人很酷,走的太远,却忘了当初为何出发?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走的很慢,本以为这道题无解,而在这本书里,我们将找到答案,那就是就算很慢很慢也会到。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一杯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看见》中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gt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