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自个人微信公众号——呓语零丁!
我们走过的路有时像直线,偶尔像圆,有些事、有些人走着走着便丢了、便散了,有些事、有些人走着走着还会遇见,也许是改头换面般物是人非的遇见,也许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般的遇见。
那路、那人、那事,那,便是曾经!
上个周末整理房间时,我从柜子里翻出了一本相册、一沓信封、一叠明信片、一摞小山般高的书籍......这个过程就好比寻宝的过程,我知道我有一本关于高中毕业的相册,再次翻开它的刹那,我才知道时光被定格的那瞬间,我是多么的青涩与无畏;我隐约记得我在高中时代写过很多封书信,却不知道它的厚度可以堪比一本加厚版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我清楚自己的品性及喜好,我喜好买书,却不喜欢读书,却不知道我曾经买过如此多的书籍,封面依旧崭新,岁月未曾在它的皮囊上留过流年的痕迹。
如今想来,我高中解压的方式便是写信和买书。写信的频率之高一周可达三四次,每天早上在食堂吃完粉便会不自主地去书店遛遛,翻翻杂志,看看书店的阿姨又新进了哪些书。至此还不够,中午吃完饭后我也要去书店逛逛,心情不好时,便是我掏钱买书的时机。买书这一行为的意义于我而言,更像是向外界贩卖我的忧虑与失落,银货两讫,得到书的我心情确实会由阴转晴。
为此,我曾一度向我妈夸耀过:“你得庆幸你女儿心情不好时是喜欢买书,她的喜好之一也是买书。至少,我买的是知识,只是还没被我灌输进去罢了。”后来,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家里长家里短的,几个女人围在一起烤火看电视唠嗑,我便听到我的一个婶婶说表姐上了高中后更喜欢买衣服之类的了,这时候,我妈积极地附和道:“我们家的也更喜欢买东西了,不过她买的是书,一个月就要买四五本......”听此,我倒不太晓得我是在被夸耀还是挖苦了。
我收到的书信落款基本都是我的哥哥,回想起书信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成绩、关于梦想、关于近况吧,那一晚,我没有拆开曾经熟悉的信封,我总觉得倘若我拆开的话,我惊扰的可能是一段曾经的岁月、一湾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清澈。
从前,每当读到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一诗句时,我始终是恍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一切的,我知道这一诗句的意思,也能分析出诗人的心境,却始终无法感同身受,而今,我好像懂得了些许,也许不算明朗,却也没有先前那般模糊或者浑浊不清了。
那段路是一段岁月,路上走过的人,路上发生过的事,都是被定格在那段路的曾经。闲暇时刻,我也会在心里、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任有关往事的思绪自由地翻腾,因为我知道,回忆需要被给予空间呼吸,现在的我也需要被给予曾经岁月的温柔而得以顽固生长。
因为知道回忆终究只是回忆,曾经终究只是曾经,因为知道回不去,因为知道现在走的路、现在路上遇到的人、现在路上经历过的事,终究会成为未来的曾经,所以,我选择大步向前,不舍弃曾经,也努力地奔赴现在!
有些感受,只能凭着记忆慢慢寻找最初的味道,回忆很拥挤,却不见过路人,却不见从前事。但是,我始终相信着,在下一程,在下一个转角,我会与那人、那事不期而遇,彼时的我们,那模样都将比记忆里的留念更为鲜活与生动。
捞起一段岁月,想起那路、那人、那事,捧起一地芳菲,走过这路、这人、这事,拾掇一树花开,邂逅来路、来人、来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