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体而教,怎么教?

因体而教,怎么教?

作者: 禅小丫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18:43 被阅读0次

随着最后一节下课铃声的响起,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初中段的15节课全部结束。15节课,如同15盘色香味各异的佳肴,共同组成了这难忘的扬州语文盛宴。

15节课按照文体分成五个单元:古诗词、写作、文言文、散文、实用文,其中实用文两课,散文四课,其余单元均有三课。

正是基于这样的安排,大赛评委褚树荣老师在最后的总评中,就从因体而教的角度,对所有的参赛课进行了点评。

第一类,古诗词教学。虽然《关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分别是四言诗、长篇杂言诗和律诗,但他们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音韵美;第二,语言形式的格式化;第三,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营造;第四,诗言志,歌咏言。那么,怎样因体而教呢?就可以用朗读来体会韵文之美、生命之美,用涵咏来鉴赏用词炼字之美,用想象联想来再现意象之美,用知人论世来理解诗人之“志”。如果用这样的理念和策略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就教对了。

第二类,写作教学。写作课不是欣赏文章有多好的阅读课,也不是介绍写作知识的说明课,而是有写作环节的训练课。也就是说,写作课是一种为了交际需要来训练写作能力的言语实践过程。既然如此,写作课的因体而教,就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维度:第一,要符合所写文体的体式标准。不管是邀请函、感谢信,还是演讲稿和故事,都应当符合它们各自特有的要求。第二,要创设交际语境。不管是利用现场真实的情境,还是通过表演创设情境,或者是利用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都是在创设写作情境。第三,要打开写作过程。

《学写故事》这一课的设计就非常典型,共安排了四次写作活动。第一次,为故事搭建框架;第二次,为这个框架填充血肉,把情节写清楚;第三次,教给四种写作方法,把情节写曲折;第四次,通过修改赋予故事以意义。四次写作,呈螺旋式上升。

第三类,文言文。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一定文章样式的文本。文言文的因体而教,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第二,文章章法的鉴赏;第三,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即文字、文章和文化。

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老师们大都把文言字词的理解和积累抓得很紧,这是对的。但同时,一定要注意不同文言文的体式差异。比如,《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中的人物传记类文章,教学重点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熟悉之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塑造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典型的士大夫文人的山水游记,那么就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小石潭的景的赏析和情的理解上。而《富贵不能淫》是对话体的论述类文章,就应当教证明话题的材料,因果说理的方法。在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老师们普遍教得比较浅。比如透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我们还能明显地感受到文人士大夫在关照山水的过程中对自己理想人格的投射。

第四类,现代散文。一说到现代散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句老话:行散神不散。根据王荣生老师的观点,所谓散文就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这四篇文章,《背影》是充满温情略带忏悔的回忆性散文。《昆明的雨》第一个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第二个特点是汪氏散文之美。汪氏散文之美主要体现在他质朴、洗练、含蓄的语言特风格上,情感真挚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社戏》虽然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但实际上相当于散文体的小说,抓住一个“好”字,感受景好、人好、情好就很恰当。《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是一篇游记散文,教学时就要抓住三点,第一是游踪线索,第二是线索串起的那些景,第三是景背后的故事和哲思。

第五,实用类文本。它有四个特点:第一,明确的单一的题旨;第二,特定的交际语境,也包括确定的接受对象;第三,固定的文章格式;第四,简明的语言表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具有交叉文体的特征。它是一篇演讲,有实用文的这四个特点,同时,又有观点、材料以及对材料的推理,具有论述类文本的说理逻辑。所以,从文章的观点、思路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来教是比较适宜的。《被压扁的沙子》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类文本,同时也有逻辑证明的成分。鲜明的观点,充要的信息材料,严密的逻辑推理,准确而富有特色的语言是它的本质特点。那就应该教说明信息的筛选,教观点和材料的逻辑梳理,教语言特点的品味。这堂课老师就教得非常恰当,尤其是最后一步,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渗透,非常地难得。

文章要因体而教,所谓的“体”,既有这一类文本的共同特征,也有这一篇文章的个性特征。只有把握住了这个“体”,我们才能像赛课老师那样,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终,教得正确,教得有效。

相关文章

  • 因体而教,怎么教?

    随着最后一节下课铃声的响起,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初中段的15节课全部结束。15节课,如同15...

  • 因情而教

    今天早上运动课结束,明德班的一位12,3岁的大哥哥浑身上下奇痒难忍,双手在脸上、脖子、手臂、大腿小腿抓个不停,痒的...

  • 教因研而专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他走上了专业研究的道路,他就会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他就会对自己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更...

  • 因爱而教,因梦而守

    相守,可画地为牢,亦可美了守望,不负此心便足以。 ——题记...

  • 因为我的“目中无人”,导致一节没有温度的公开课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但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二者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为谁而教,搞清楚自己的教育对象,继而...

  • 不教而教

    1.不「专心」而能学习,乃小小孩之天性,此天性维持愈久,是愈有智慧的表徵。 开聪明者,必「专心」--集中心力,才能...

  • 不教而教

    不「专心」而能学习,乃小小孩之天性,此天性维持愈久,是愈有智慧的表徵。 开聪明者,必「专心」--集中心力,才能学习...

  • 不教而教

    本周一的晚自习课上,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一叠作业,这时,被郭老师叫进办公室罚写作业的几个学生,居然大声的聊起天来...

  • 因时因地因心情而教

    昨晚,很难得的,宝妈说带宝爸和娃去紫琅湖公园溜溜。 宝妈很宅,对此,我很不满意。 有娃的,朋友圈晒出来的都是带娃吃...

  • 《未来学校》读后感

    阅读章节:第五章——未来中心,学什么? 传统意义学什么?无非是学生学生,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而怎么学怎么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体而教,怎么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ri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