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原文:略。
译文:
略(与今时无太多联系,只要知道其核心即可)。
提:
文中所说的即是:孟子对待五种人的发问,拒不回答。
其一、挟(依仗)贵;
其二、挟贤;
其三、挟长;
其四、挟勋;
其五、挟故。
按照常理来论,一、四、五哪怕是作为普通人来讲也是可以不回答的(不答贵者,体现自尊;不答勋者,体现自信;不答故者,体现自爱)。但是,对于二、三而言,确只有真正的圣贤可以不答(挟贤者并没有“亚圣”孟子贤能;挟长者也并没有孟子高尚,故孟子可以对挟贤者不答,挟长者不答)。
点:
此节答者是为孟子并非普通人,故其标准(不答)也相应的提高了,甚至可以说过高。对于我们百姓来说,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合情合理的事都是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发表自身态度的。
然而,在正常范畴之外亦有需要我们“不答”的时候:
一、不符合人类正常思维、生活、言语、行为习惯的问题;
二、容易被误导并误入歧途的问题(问者故意发问,引导答者偏离正道);
三、明知故问的问题,这种问题一旦作答,会出现“共鸣”的情况。注意:此间“明知故问”是为贬义。
点2:
别看“问答”是很小的一件事,它所涉及的对于人性的影响非常广泛。
有私心就会有问题,有问题就会有问者,有问者就会发问,有发问就会有答者:一般都是问者有心,答者无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真正例用:言者外表看上去是无心的,但心思缜密;听者需要倾听问者提出的问题(有意只是为了听取问题的内容),但其实并不真正意义上有意,因为言者一般说的都是其自身的事情,与听者无直接关联,然却真正的无意者被真正的有心人影响或是伤害(如果听者真正有意(有准备听取来自问者的问题),就不会被言者所伤))。且,作为人类来说,有一个即是有点又是缺点的心性,那就是某件不好的事或是什么如果他人不说,我们可能终生都不会知晓,都不会与之有交集,而,一旦被提及,被点破,对当事人来说可能就会有毁天灭地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所以,别小瞧了问题,记得人言可畏即可。
四十四、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
对于不该停止的事却停止了,那么就没什么不可以停止的了。对于本应厚待的人而薄待,那么没有谁不可薄待的了。前进得太猛的人,后退得也就快。
提(点1):
一言以蔽之:若做人的底线都没有了,他还配的上人类的称呼或是身份吗?
点2:
生活、学习,甚至是效仿圣贤之道做事,都并不是急于求成的存在。急于求成的道路,不是通往圣贤的道路,也不是人类该走的道路,人道是契合于与自然、人文传承的步调相仿的进程,是经历一代又一代、一时又一时、一步又一步的缓慢过程走到现在的,人类的真正成长与成熟,也是相配于天地给予人类的合理的单位时间中所充斥的人类所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的事情。所以,换言之,当下如此之快的生活节奏(速度),并非是一个正常人能够真正驾驭的了的生活,既然不能为一个正常人所真正驾驭,那么是什么和我们一起在驾驭这本不符合我们生命规律的日常?是神明吗?是圣人吗?是贤士吗?不,他们希望我们人类过的是按部就班,井井有条的生活,游刃有余的生活,我们呢?你,又是如何的呢?
简言之:主动放慢生活节奏,才最适合人类的生活步调。
四十五、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君子对于万物,爱护它,但不必以仁德之心对它;对于百姓,施仁给他而不必亲爱他。君子热爱亲人,进而施仁德于百姓,施仁德于百姓,进而爱惜万物。
提:
亲亲(热爱亲人)→仁民(施德于百姓)→爱物(爱惜万物)
点:
每个人对于亲人(包括志同道合的人)、百姓(陌生(路)人)、自然万物的看法与认知不尽相同。只要是符合为人的标准及都是可行的存在。
四十六:
原文:略。
译文:略。
提(点):
真正的智者着眼于当下需要首先完成的事情,才再去探索未知;真正的仁者知道与哪些人同道才能够真正前行。
所以,在一个团队中,既不能缺失了智者(行动力),也不能缺失了仁者(决策力)。即,一个团队中只有同时拥有真正意义上以“人性”出发的智者与仁者并存的情况,才能够真正存活于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