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总要留下点痕迹。《好好说话》这本书是7月6日开的,8月13日完成,算算时间不短,不过我是同时看好几本,所以,速度虽然慢,也可以理解。《好好说话》这个名字现在很受待见,我手上就有两本不同类型的同名书。因为这本先买的,所以先看。我一直都对佛学有好奇心,所以一见到佛学相关的东西,就会去了解一下。前两天听了两个音频课,最近还在读一本与佛教相关的书,有机会再写写这些内容。先说《好好说话》这本书(不评价作者,只说书)。
佛殿古刹,风铃袈裟,“世界虽很大,却大不过人的一颗心”。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这本书看上去是在讲如何说话,实际上讲如何修心。好好说话就是说“爱语“,要清净身心,就要口业清净。我很喜欢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
每天都说积极话语的人,他们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也能渡过难关。这个跟我之前看的吸引力法则基本上是相通的,看上去玄之又玄,实际上我觉得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信任,自我肯定,自我突破,每天都是正能量,吸引的也会是正能量。所以啊,要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就能得到好的。因为你说的就是你自己。
破除我执,就是放下执念。我执,这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我没别人有钱?为什么他比我升的快?为什么?为什么?这本身就是执念。都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何必只抱着眼前的苟且,却错过了诗与远方呢。其实世间万事万物,我们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本来就什么也抓不到,那就不要被任何东西抓住。
随喜。很多人不知道随喜,要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不就是用别人成功的成功反衬自己的失败,然后就会觉得痛苦。其实,大可不必,要真诚地替别人高兴,自己才会获得快乐。
内心不起烦恼是真正的消业。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特别喜欢这句话。大事小事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也可以根据主观而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这显示了哲学的思辨。
每一种性格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是苦难。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怜的是受的苦难,可恨之处就是自身缺点累积成的性格。这种情况下,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分享点书摘。
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别人七种东西,颜施,言施,心施,眼施,身施,座施,房施。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外在的名利地位,而是看内心的自在坦然;不是看他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他付出了多少;不是看他自己有多幸福,而是看他令多少人得到了幸福。
学佛理,长菩提,不必全信,仍可开启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