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5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5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1-09-02 23:03 被阅读0次

想象

    作者通过想象,变异,把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结合起来。这种想象联想变异,使客观事物带上鲜明的主观色彩,个性色彩,不同作者笔下的事物,成了独特的意象。

    李白笔下的白发,豪迈飘逸,“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杜甫笔下的白发,凝重悲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白笔下的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洒脱。杜甫笔下的月亮,“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清冷的光辉,和着深沉的思念。苏轼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是旷达……

    作者认为,想象联想的变异,是语言一种“陌生化”的运用,这种陌生化运用,如果有自动化联想的渠道,就出神入化,出奇制胜,精彩绝伦。反之,就莫名其妙。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使这句词这首词“境界全出”,不仅仅是因为“闹”写出春天纷繁杏花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更因为,“红”,让人想到“火”、“热”,由“热”想到“热闹”,红火、火热、热闹,过渡自然。这点是自己没有想到的,也还没有学会运用分析。

相关文章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5

    想象 作者通过想象,变异,把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结合起来。这种想象联想变异,使客观事物带上鲜明的主观色彩,个性色...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4

    诗歌表达感情有两种不同的情况:直接抒情,借助意象表达感情。 六朝以前的诗歌,多是直接抒情。如“人生寄一...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0

    形式感 作者指出:形象是客观对象、主观情感和艺术形式的三维的结构。 也许平时,过于相信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8

    表达力 作者从六个方面讲表达力。 一、语言的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 通常情况下,语言表达需要准确,这是指...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1

    意象 诗歌的意象具有概括性。 如贺知章《咏柳》,他所歌咏的柳树,就是抽象概括的早春的柳树的形象,不是具体的家乡的...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7

    “陌生化” 一直不太理解语言表达“陌生化”的意义,今天读第十三讲 《表达力:语义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9

    表达力(二) 三、外部细节的洪流 小说的发展远远晚于诗歌,早期的小说侧重讲述故事,不擅长描写,需要描写...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2

    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在诗人的想象中完成的。 如李白《劳劳亭》:...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5

    诗歌的想象 诗歌的想象有两类:一是明显的变形变质;二是表面看来是白描,语义没有明显陌生化。 作者没有在指出...

  • 《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18

    节奏 作者说的节奏,不仅指我们平时朗读诗歌时划分的节奏,更是指诗歌的内部结构,即诗歌情感的波动变化,主要表现在情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性讲演录》读书笔记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hh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