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潜意识的奇迹”一节中写到:进入意识层面的潜意识,往往都是不受欢迎的,意识常对它产生排斥,所以弗洛伊德和他的不少学生常把潜意识视为“危险地带”,认为人性中所有原始的反道德、反社会成分,乃至我们体内蕴藏的邪恶成分,莫不藏身于潜意识中。他们还认为,凡是被意识排斥的东西,必然是不可接受的邪恶之物。由此认定心理疾病就潜藏在潜意识里,如同深埋在心灵深处的恶魔。
派克则认为:心理疾病并非潜意识所致,而是意识层面的一种现象,或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关联出现了问题。作者写到:以抑郁症为例,弗洛伊德发现,在很多患者的潜意识中都存在某种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和愤怒,消极的情感不断积聚,使得他们患上心理疾病。于是他得出结论,潜意识就是心理疾病的根源。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欲望和感觉为什么会进入潜意识?它们为什么要受到压抑呢?答案是:它们受到了意识的摒弃和排斥——这才是问题所在。人类有潜在的欲望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并不构成问题。只有当意识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造成的痛苦,宁可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摒弃和排斥时,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
虽然我们常常置之不理,但潜意识仍时刻渴望与我们对话。我们的言行足以暴露一切。我们经常说错话,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说漏嘴”。我们在个人行为上出现的可笑的“错误”,也会揭示出潜意识与我们沟通的渴望。病人不小心说漏嘴,对于治疗通常是有帮助的。病人往往掩饰真相,拒绝承认弱点和不足,病人的潜意识却能挺身而出,站到治疗者一边。它追求的是坦诚、真实、开放,尽可能忠实交待病人的历史和过去。
人们不经意间说出某些奇怪的话,做出异于平常的举动,原因各种各样,但未必是因为当事者饱受压抑,并通过特殊的方式加以宣泄。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感受,随时都可能流露出来,其中既包括坏的感受,也包括好的感受。它们是客观而真实的,尽管我们可能不想公之于众。
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都戴上了面具。因此,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塑造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不过,意识思维的能力终归有限,它常常将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
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