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导读:《资治通鉴》第二卷 周纪二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
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商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赶到边疆去住。 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这段说的是商鞅变法中对前后摇摆不定一些人的处理办法,让咱们分析一下这里边有商鞅的那何种考虑?
1.为继续变法减少阻力
变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刚开始变法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就反对变法,现在发现变法对他们有好处,又来支持变法。
商鞅在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变法措施,如果这些人又来反对怎么办?
索性把他们全部发配边疆,不但少了减少了阻力,而且打击了潜藏在里边的的政治投机分子。
在生活中,对于这些人也要提高警惕,他们不一定会是你坚定的支持者,很可能跟你亲近只是投机。
在你风光时他们会是最先靠近你的人,而在你遭遇困顿时也会是最先离你而去的人
02.树立秦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有些东西,因为信息不对称是不能在当时解释其所以然的。
有些措施,是痛在一时,利在长远的。
可惜这些措施并不能被有些人所理解,这就需要靠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保证执行。
所以商鞅需要通过惩罚质疑变法的人来维护秦法的权威,消除变法的阻力,以实现秦国的富强。
在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中,对于国名党军队的动向只有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所以很多人包括高级指战员对毛主席的这种指挥感到不解,但因为红军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命令的执行,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但又不能向中层管理者和员工解释,如果没有高层管理者令行禁止的权威,那么往往会让上下不一心,造成损失或失败。
03.防止引起思想混乱
战国期间,各国都在进行着兼并战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种情况下,商鞅必须统一思想,集中资源来应对严酷的生存环境。
这些乱民对变法好坏的议论,会触发秦民更多的思考,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降低秦国的凝聚力,甚至分化国内的利益集团,造成变法失败,秦国继续积贫积弱。
这才是这些乱民被发配边疆的根本原因。
在一个组织的早期中,尤其是创业公司,效率就是生命。这时还在求生存阶段,需要的是大家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这时候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评论家。需要的是统一思想完成任务,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内耗。
通过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出商鞅对维护变法的深谋远虑,所以秦国变法也是七国中最彻底的。
当然,历史车轮是滚滚向前的,后边秦国的二世而亡和秦法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是后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