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丹思心舞
【个案总体情况】
来访者目前是“问题少年”的父母和舅舅,他们主诉的是16岁孩子已经在家休学2年,不愿与外界接触,与父母无交流,脾气暴躁,不满时打砸东西。父母一开始希望咨询师能帮助孩子改变现状、恢复上学。但孩子一直没有出现在咨询室。父母通过几次咨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也已经传递给孩子,孩子也有了好转。
咨询师主要求助:1、在孩子不出现的情况下,如何跟父母继续工作?2、如何邀请孩子进入咨询?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督导师擅长家庭与婚姻治疗,在这次督导中,首先通过提问,排除了孩子的精神病性,重点指出了这是个典型的“想修理孩子的家庭”,澄清了家庭治疗面对这类个案的基本态度并清晰明确地交流了方法上的建议:
1、咨询师首先要稳住自己,回应父母的焦虑,倾听与澄清问题;
2、依据家庭治疗的二级控制论,采取头痛医脚的态度和方法:
在这里,孩子的症状是“头痛”、父母的关系和教养是“脚”,咨询师不能认同父母的观点,也认为问题就在孩子身上,咨询师本身是治疗系统的一部分,其回应家庭诉求和期待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治疗的走向。
这个个案中,咨询师没有着急请孩子来,而是跟父母做工作,是对的,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父母从开始“请咨询师修理孩子”的姿态,有了自省和改变,是个很好的开端。
3、以资源取向的理念和视角为基础,把握恰当的时机提相关问题
4、对于家庭治疗中三种来访者的不同态度:
真正的来访者(认为自己有问题来求助),游客(不觉得治疗的必要,可有可无),抱怨者(认为自己没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5、关于如何邀请未出现的家庭成员的技巧
【个案概念化】
综合评估排查精神病性:
除了长期在家,因缺乏锻炼发胖,孩子并没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孩子虽然没有上学,还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学电子钢琴和英语的能力,智力和思维没有问题;这个孩子的攻击性只是针对母亲,并没有对其他人、动物等有暴力倾向,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如何理解来访者:
1、家庭中的三角化冲突影响孩子的成长
母亲一开始看不上丈夫、不情愿结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争吵的环境里,后来父母离异,孩子跟母亲生活,对母亲怀有愤怒,对父亲冷漠,上初中沉迷游戏等,母亲管不住孩子,跟老师做了交流,使得孩子不再愿意上学,封闭自己,对母亲粗暴、不交流。
母亲对父亲的看不起,也转移到了对待孩子的身上,孩子既有对母亲的认同和接近父亲时对母亲的内疚,也有对母亲的看不上爸爸和自己的愤怒,这样造成了强烈的冲突和“忠诚分裂”,这种冲突并未随着父母婚姻的解体而消除。孩子在意父母的婚姻,小时候一直不愿意父母离婚,并希望妈妈“对爸爸好点”,但是自己的努力没有成功,迫使孩子用厌学、焦虑、抑郁等症状去表达他的无奈、无助和愤怒。咨询中,父母态度好关系的改变也促成了孩子的好转,这也反证了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2、从资源取向的视角看这个家庭和孩子的利好面
父母愿意为了孩子放下积怨,做出改变,外婆、舅舅都是爱孩子、想帮孩子的。孩子自己虽然休学在家,也一直没有放弃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孩子的资源面,应该让家庭成员都能看到并感受和认同。
【自我反思与经验学习】
这个个案对于家庭治疗中如何保持咨询师的中立、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以及如何邀请未到场的成员加入、推进咨询的进展,是个很典型的个案。
其中,对于三种类型的来访者的态度,不仅仅适用于家庭治疗当中,对于在其他一对一咨询个案中,有边界地保持跟来访者的联结也是很好的借鉴。
【咨询建议】
1、面向父母:重点讨论一个阶段的咨询过程中父母关系和彼此态度方面有哪些改变,他们的儿子怎么理解和反应,讨论家庭关系与孩子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看到好的变化趋向,重点是理解和赋能。商量下一步邀请孩子需要注意的点,了解父母有哪些想让或不想让孩子知道的前期谈话内容、理解为什么,等等,提出咨询师方面对父母的相关提醒(咨询设置、家庭谈话中的注意事项等)。
2、邀请孩子:从孩子之前自己提出过有心理问题,以及最近的一些转变来看,孩子目前可能是“游客”式来访者,咨询师可以写一封邀请信,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关心和好奇,传递从父母口中得知的一些正面的信息,希望能以当他面讨论的更尊重的方式工作等等。如果孩子能够接受邀请来到咨询室,开始可能是表现得不主动,可以尊重他可以保持沉默旁听、在想说话的时候再说话、并确定规则(不在父母说话的时候插话等)。这样慢慢将其引入。后续跟孩子的谈话,重点也是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等,对其在学校和社交方面的情况、以及休学在家这段时间的想法和活动也可以做更多理解。
(L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