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水很深,出文的人鱼龙混杂。
A:只是写,不管收益,不管外界的评价,一点一滴的记录着感悟和成长,属于沙师弟的类型,任劳任怨。
B:写作,搞小号,搞联盟,抱团合作,以收益为主要目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次要目的,属于猪八戒的类型,投机取巧。
C:亲自动手写文章,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时候,用程序去分析平台和读者喜欢的文章,用机器人写文章,质量好,速度快,别人写一篇的时间,他可以写1000篇。用机器人写文、发文,抓取读者的反馈以及回复。一套程序而已,胜过千军万马。
不说其它的因素,单纯从收益上来看,B碾压A,C碾压B。C对B、A就是降维打击,但C门槛高,C是量级思维,最能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上大学时,和几个人学车,一起的有两个女生,一个和我同校,喊嘉子,另一个是二本院校的,叫雪雪。这两个人学车的过程,颠覆了我的想象。
嘉子油门和刹车老是搞错,加減档也用不利索,倒车总是不能准确进库。她一边练车,一边挨教练的骂,我在一旁就在想,这智商咋考进我们学校的(全省最牛逼的高校),高分低能吗。而雪雪练车的过程比好多男孩还强。
考试结果反转了,嘉子从科目一到科目四都是一次过,而雪雪科目一、二都考了两次,科目三考了四次。
啥情况,嘉子练习的时间远远大于雪雪的时间,嘉子练车从来不耽误,所有的错误操作都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得到了改正,习题全部过完,错题全部消灭,而雪雪的态度是差不多,考试凭运气。
嘉子和雪雪学车的过程,就是量级思维对普通思维的完爆,一个在训练中消灭了自己会犯的所有的错,而另一个只是差不多,结果就是花费了几倍的时间,更多的钱和心力。

量级思维有两个特点:
第一,小量级和大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前者必须被忽略掉。
比如,对多数人而言,他有10000块钱,你再给他1块钱,他可能会想多多益善,就收下了。但对合格的工程师来说,10000和10001这两个数字是一回事,不要画蛇添足。就好像一个馒头加上一个芝麻,大小与原来比几乎没有变化。
再比如,一个小伙子,家里有个果园,对于果子的销售,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做淘宝或者拼多多,一个是做线下实体,一个客户群体可以覆盖全国,一个只是周围几公里,那么线上就是必然的选择。
第二,几个小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都抵不上一个大量级。
一个好的工程师,要从量级上来改进工程方法,因为这样的收获是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而那些有上进心、却没有工程思维的人,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在做重复的事情。比如苹果电脑的视网膜显示屏,成本比一般显示屏价格贵不了10美元,但有了这个显示屏,电脑可以多卖一百多美元,用户体验也棒了不少。
吴军老师把量级的概念引入了职场。
他说,成就可以概括为:成就=成功率x事情的量级x做事的速度。
王志文老师演的《天道》里,他对贫穷的村民办企业强调了一点:拼命干,不要把自己当人,只要没累死,就接着干,以此来获得物美价廉的竞争优势。村民能逆袭翻身就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

赚钱无非有两种,一是拿时间换钱,二是用钱生钱,没有达到一定的体量,钱生钱不好使,当下用高杠杆来赌房子,股票,数字货币的增值与玩火无异。对于个人来说,要赚大钱,你一没本钱,二没牛逼的本事,那么就还是用自己的时间以及体力来做一个正确的项目(必须借助互联网),埋头苦干,然后,总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里面,正确的项目,埋头苦干是西瓜,投机取巧,高杠杆是芝麻。
不赚钱的人有两大直接表现:
第一、焦点分散。
第二、想搞培训。
人总喜欢吃甘蔗最甜的那一节,总喜欢盯着别人最赚钱的时候,而不去培养自己赚钱的基础。
人总是喜欢轻轻松松的把钱赚了。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们回到2012年,我们肯定能够抓住微信公众号这一波赚钱的大浪潮,不懂技术也没关系,砸锅卖铁搞公众号,铁定能盘满钵满。我们回到2015年,将全部家当投入到数字货币,啥子技术都不需要,就得获得百倍千倍的收益。
然而这只能是妄想。
做深做大自己的项目,获得行业积累,这样在行业爆发后才能获得相应的甚至是超额的利润。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就是啥都没搞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