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不容易

作者: 布衣向儒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23:08 被阅读0次

曾经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在手机一些音频app上听小说,不但省得看书费眼神,而且做点家务事什么的也不影响。为了不打扰到身边的人,我常常是带蓝牙耳机,愿意听歌就听歌,愿意听小品就听小品,愿意听有声小说就听有声小说,自得其乐,感觉挺不错。

可是好景不长,烦恼接踵而至,那就是听什么内容总是困扰。那些平台推荐的所谓热门小说,只能听几个章节就听不下去了。什么挖金校尉,潦倒青年逆袭上位,神医再世,异能穿越,古尸还魂……

也许是真的老了,思想僵化?感觉越来越难以适应。而所谓的排行榜上,大都是充斥着这些内容。

无奈,只能花点工夫搜索古今经典小说,别说,还真能收到,而且听了不少名著。即便如此,好多也是硬着头皮听完的。为何这么说呢?

作品无疑是好作品,但好多播音的汉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读错的字层出不穷,有种明珠暗投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好像端着一碗白花花的米饭,却时不时会吃出砂砾硌牙一般难受。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我是吃呢?还是不吃呢?如此想来,既糟蹋了一部好作品,又糟蹋了一副好声线。别说,好多播音的风格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唯独这字词关过不了。挺好的小说,优秀的播音风格,有了错别字的介入就是大煞风景。

曾经劝慰自己,你是来摘花的,莫要挑刺。他不懂的,你懂不就行了?凑合听吧!不然就自己去录播?这个,还真来不了。实在无法忍受,那就放弃。

活了大半辈子,忽然发现自己身上有洁癖,这种洁癖来自心理。无论是听到,还是看到,只要有错别字,或者用词不当,总想给人家挑出来。这在简书阅读文章时就有表现。发现问题,哪怕是笔误,总想及时简信告知。听不听是你的事情,说不说是我的事情。好像不指出来,心里就会膈应得慌。

好在大部分简友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友好的行为,虚心接受。至于个别的会不会嫌弃你是个事妈,不得而知,多多少少,总是会有。

由此联想到,汉语的这片海洋真是浩瀚无穷。好好学,认真学,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掌握十之八九。冰山一角,似乎更为恰当。如果感觉会说中国话,认得几个字就说懂汉语,那更是井底之蛙了。

近年来,媒体讲坛上大腕如云,确实催生出不少知名人物。但一旦念错一个字,很可能就被淹没在万众的声讨声中:你堂堂的一个大学教授,怎么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国人对自己的要求不怎么高,但对公众人物的要求,那可谓是火眼金睛,洞若观火。大约普罗大众对他们寄予更高的期望值吧,正所谓期望值越高,心理落差越大。

按照大众的这种逻辑,名人是不能犯错的。犯错你就不配做名人,你就要下课。你让我们这些千万粉丝情何以堪!

我们姑且不论这种逻辑的是是非非,毕竟名人距离我们还隔了十万八千里。人家再不济,也比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强了不止千倍万倍。

回想,自从告别学生时代,能抽身繁忙的工作与俗事之外,舍得花点时间,捡起书本的人,大概凤毛麟角。我们总有各种理由宽解自己,读书嘛,够用就行,念多了要成书呆子。问题是,够用吗?

如前所述,就以某些平台的播音为例。这样的工作也是要走向公众人物的节奏。人人奋勇当先,希望跻身排行榜靠前,多点热度,挣些流量,均是人之常情,并无不妥。但打铁还要自身硬,不硬也不要紧,勤能补拙。提前做足功课,不明确,不笃定的,查查字典,翻翻资料,总不至于把人家原著对的给念错,那就贻笑大方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人与人的能力可能千差万别,但对于治学态度却只有一个真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平时注意搜集了一些感觉有用的资料存在手机里,今天分享给大家,不妨自测一下,总分116分,看你能得多少分?

相关文章

  • 汉语不容易

    曾经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在手机一些音频app上听小说,不但省得看书费眼神,而且做点家务事什么的也不影响。为了不打扰到身...

  • 汉语字词的差错与疑难问题2022-08-09

    外国人说汉语难学,其实,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学好汉语也不容易。 首先是多音、多义。 先说多音字,一个字可能有...

  • 无标题文章

    汉语三大必杀技:大过年的,来都来了,大家都不容易

  • 各种对外汉语教材资源有偿出售

    新丝路汉语、发展汉语、博雅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新丝路汉语、体验汉语、汉语教程等等,教案课件都有。

  •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是“汉语+专业+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比如商务汉语、科技汉语、旅游汉语、中医汉语等。。 ...

  • 现代汉语概况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关键词】现代汉语 汉民族共同语 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特点 汉语的地位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

  • 汉语

    空荡荡的英语,我始终没有领悟 任何死记硬背都是我讨厌的 我艰难地在汉语世界里走过二十一周年 从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三...

  • 汉语

    中国智慧都藏在汉字中/从仓颉造字演变至今/每一个汉字无不深藏着中国人民一代一代的智慧/别说常用汉字2000多个足够...

  • 汉语

    汉语列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有感 葛小芬 仓颉仙人造字先,古今文化史超前。 官方席位有中国,灿烂文明世代传。

  • 小细节,大研究,一样可以名声大噪

    汉语作为母语,经常讲,时时用,也没觉得太难学。对于外籍友人,可是一座不容易跨越的险峻山峰。 诗词歌赋样样需要押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语不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u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