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书评读书散文
生长在水泥地里的天堂树

生长在水泥地里的天堂树

作者: 丽塔海华丝的黑裙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1:09 被阅读46次

        很多年过去了,那种感动仍然还在。看到书架上那微微泛黄的白色书脊,指尖触及那粗糙的封面,摩挲着厚重的书页,随便翻开一页,都能立刻进入故事。

        刚读《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时候,我才三年级。我对里面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情结的一个又一个简单的成长故事没什么兴趣。六年级拿出来重读,被它简单的语言和巨大的温暖所震撼。就像曹文轩的序里说的,看过了现代太多炫技的小说,反倒是这种老式的小说更能打动他。

        后来每当我遇到困难,都会躲进家里的小卫生间,掏出这本书,把哭得滚烫的脸贴在冰凉的马桶上,任凭眼泪滴落在书页中。

        弗兰西诺兰,就像生长在布鲁克林穷人院子里的天堂树一样,有着普通的长相,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她每个星期六的早上和弟弟拖着垃圾去废品站赚点零花钱,下午去图书馆里看书,晚上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直到凌晨才入睡。她的父亲是个百无一用只知借酒浇愁的堂吉诃德,经常醉酒而归,虽然疼爱弗兰西却英年早逝;她的母亲虽然坚强如铁,靠清洁楼道打扫卫生养活全家人。大人们都太忙了,小孩都孤单地长大。只是这孤单还有些懵懂。大人每每花时间陪他们,哪怕是很拙劣的陪伴,他们都开心的不行。贫穷带来的营养不良 母亲对弟弟的偏爱,父亲醉酒归来的耻辱,父亲离世的痛苦,都重重地压在她的肩上。

        可是,就像她院子里,就像当年布鲁克林许多人家院子里的天堂树一样,弗兰西从来不因环境的恶劣而放弃。小学质量差,她能假借别人的地址换一个小学读;没钱念高中,她一边打工赚钱养家,一边读暑期大学;法语基础差,她就一边工作一边看法语课本……就像凯蒂说的,弗兰西“会拼,会争取”。她一次次地抬头,一次次地不服输,期间也有软弱,也有妥协,但那只是让弗兰西的坚持显得更加真实。

        很多人面对一点小小的挫折,付出了一点小小的努力,就开始顾影自怜,就开始晒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成就。可是每当我看到那个每天挣扎在能否填饱肚子的饥饿线上的弗兰西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一直勤勤恳恳地努力时,我常常自惭形秽。

        《布鲁克林有颗树》中的女主人公各个坚强如铁,男士们则相对显得软弱无能,以至于译者方柏林说有“大女子主义”。确实,大字不识的茜茜姨妈对一切都充满着爱,对一切都有最简单的好奇心,;她特立独行,毫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一个一个男人换着,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在街上招摇过市;可是当弗兰西在学校遇到麻烦时,她又总能挺身而出。凯蒂几乎凭一己之力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照顾“百无一用”的丈夫,怀着遗腹子还要趴在地上清扫地板,但是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感到自卑,几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难。

        弗兰西家的家庭教育同样吸引我。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不在乎有锦衣玉食,而在于家庭环境。弗兰西家很穷,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富足的。外祖母在弗兰西刚一出生时就提出凯蒂要给孩子每天念一篇《圣经》,一篇莎士比亚;凯蒂和约翰尼常彻夜促膝长谈;当弗兰西和尼雷对性感兴趣的时候,凯蒂可以用做直接得体的话告诉他们什么是性;凯蒂给予孩子们最大的自由,看到儿子衣服上被烟熏出的破洞,她只是把它补好,看到女儿穿舞女套装,她也不置可否。当女儿感情受到欺骗,问她是否应该轻易给出第一次时,她能理性冷静地分析。凯蒂在育儿中是有大智慧的一位母亲。

        弗兰西和她的家人身上有无穷的力量和对生活无穷的希望,这种力量,这种希望,影响了一个又一个为这本书深深打动的读者。就像作者在朴素简单的卷首语说的,他们“活着,奋斗着,爱我们的生活,也爱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

        “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世界,但它又是多么美丽。”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但是它总有美好动人之处。我们或十几年,或几十年地在这天地间行走,要像那棵天堂树一样,不屈地积极地生长着。

    生长在水泥地里的天堂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长在水泥地里的天堂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xh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