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母亲教育学校“母亲教育学”研究与推广读书
【原创】金天翮: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

【原创】金天翮: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

作者: 田园泥土香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21:22 被阅读269次

    【原创】金天翮: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

    金天翮(1874~1947)初名懋基,又名天翮,字松岑,改今名,号鹤望,别署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今属江苏)人。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上世纪30年代,他与章太炎、钱基博(钱钟书的父亲)、唐文治并称为国学四大师。金天翮后半生致力于“教育救国”,柳亚子、杨天骥(费孝通的舅舅)、范烟桥(著名词作家,《夜上海》的作者)、金国宝(中国统计学之父)、严宝礼(《文汇报》创始人之一)、费孝通、王欣夫(文献学家)、顾廷龙(古籍版本学家)等均出自他的门下。(金天翮 百度百科)

    1923年出任江苏省吴江县教育局长,凡两载。1927年,任江南水利局长,四年后离职,任安徽通志馆编纂。(祁龙威:《记先师金松岑》,《祁龙威论著存目》,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翻印,2002年版,第43页。)

    著名学者熊月之先生曾说:细读陈独秀、胡适、鲁迅、沈雁冰、吴虞等人的文章,不难发现,其议论的议题和思想水平,除了在个别问题上较辛亥以前有所拓展和深入,其余基本没有超过《女界钟》。(近代中国女权启蒙之父金天翮 北京晚报 2017-03-17)

    金天翮曾被推为“女界之卢骚(今译卢梭)”,他的《女界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阐发女权理论的专著”。遗憾的是,如今知道金天翮的人已不多。

    第一节 金天翮: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最早提出“国民之母”称谓的是金天翮,他在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提出:“国于天地必有与立,与立者国民之谓也。而女子者,国民之母也。”

    不过,在金天翮之前,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呼吁女性解放,但只是要求“废缠足”和“兴女学”,因缠足是“害种之事”,且“欲强国必由女学”。换言之,解放女性只是为了强国强种,解放女性只是手段,改良国家才是目的。

    可是,金天翮所著的《女界钟》被誉为中国首部倡导女权主义的著作,同时也首创了“国民之母”说。

    《女界钟》则明确提出女权的概念:“女权与民权,为直接之关系,而非有离二之问题……政治之革命,以争国民全体之自由;家庭之革命,以争国民个人之自由:其目的同。”

    《女界钟》是晚清一部集大成的妇女问题论著,由金天翮于1903年7月完成.该书以倡导“女权革命”为宗旨,依据欧美女权运动的历史与现况,将中国各项女性权力的获得区分为当下与稍后实施两个阶段,最终希望凭借女权的全面实现,完成与男性共建“新政府”的使命.而要完成这一连贯的革命,金天翮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新式教育,把女性铸造成为“新国民”,女性因此可以其“国民之母”的诞育能力,保证“新中国”的肌体健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年01期《女界钟》:金天翮的“女权革命”论 夏晓虹)

    在此基础上,金天翮力主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参政等,书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焉”成为轰动一时的名句。

    晚清妇女论名著《女界钟》的论述而言,其所列举的女子急当恢复的基本权利,便包括了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由六项,足见女性在教育、社交、就业、财产以及人身与婚姻的自由度方面与男子相比,权利的极度匮乏,更无论作者视为理想、有待日后争取的参政权(金一《女界钟》第六节《女子之权利》)。也即是说,身处晚清,男性涉及的社会问题,女子无一能逃脱;在此之外,女性更有诸多必须独自面对的难题。因而,将女性的生存状况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确有道理。反过来说,对晚清女界生活与观念的考察,也可以获致全方位的呈现晚清社会场景的效果。(《女界钟》百度百科)

    1904年金天翮与丁初我在上海主编发行了《女子世界》,进一步推动了“国民之母”话语的流行,《女子世界》将《女界钟》关于“国民之母”的言说推向了极致,有意夸大了女性对于国家命运的操控力。金天翮在《女子世界发刊词》道:“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欲兴中国,必兴女子,欲强中国,必先文明我女子,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无可疑也。”(《女子世界》发刊词[J].女子世界,上海:上海大同印书局,1904(1).1-4)

    近代中国的第一份女报,为1898年7月24日在上海发刊的《女学报》,隶属于创建不久的中国女学会与中国女学堂。不过,因很快遭遇9月21日的“戊戌政变”,这份维新派色彩相当明显的报纸在艰难维持到1899年3月6日出刊后,似乎便就此了结,目前存世的实物有号数并不连贯的总共13期(23)。 (夏晓虹:晚清女报中的西方女杰——明治“妇人立志”读物的中国之旅 《文史哲》2012年4期第20~34页)

    “国民之母”是男性启蒙者基于女性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产生的角色期待,也是他们在民族危机中强国保种的政治意图。(李永青.论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兴起的国际背景[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140)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对母亲角色的评价至今仍具影响力,“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执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 .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所教育组译,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70)

    《女学报》女子教育于19世纪50年代在上海初现萌芽。在此之前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广大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目不识丁者十占八九。

    少数上层社会女子虽有读书机会,但也只限于在家庭中学习《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之类,接受封建传统教育。

    第二节《女界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焉”

    《女界钟》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焉”,风行一时,《女报》、《神州女报》等屡加引用,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经激励成百上千的妇女肩负起救国重任。 (尹美英:《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女界钟》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以后,数月之中,即告售罄,后在日本修订重版。1903年以后的不少妇女杂志,包括丁初我在1904年创办的《女子世界》、燕斌在1907年创办的《中国新女界杂志》等,其思想主张大多没有超越《女界钟》。有些文章的观点,或受《女界钟》影响,或从《女界钟》直接移植而来。柳亚子在《哀女界》一文中(《哀女界》发表在《女子世界》第九期,1904年9月出版),就援引《女界钟》的一些原话作为自己的论点。

    《女学报》: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

    《女学报》 中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报刊之一,旬刊。初名《官话女学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创刊。

    其发刊词写道:"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欲新中国,必先新女子;欲强中国,必先强女子;欲文明中国,必先文明女子;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

    该报以“提倡女学、尊重女权”为宗旨。

    陈撷芬曾在《尽力》一文中写道:“中国为什么不强?因为没有人才。为什么没有人才?因为女学不兴。”“要是我们两万万人,尽力要兴女学,岂有兴不起来的理。”

    关于女权的宣传,该报也不遗余力。如有文称:“盖权的由来,在于开智。民智不开,民权不伸,君胡以强国;女智不开,女权不兴,男何以兴家。”(摘自《上海妇女志》 第十篇 女子教育和妇女保健、文化事业)

    第三节 金天翮,是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

    1903年8月金天翮著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是热门话题之一,但是,著名学者熊月之先生曾说:细读陈独秀、胡适、鲁迅、沈雁冰、吴虞等人的文章,不难发现,其议论的议题和思想水平,除了在个别问题上(如贞操)较辛亥以前有所拓展和深入,其余基本没有超过《女界钟》。(近代中国女权启蒙之父金天翮 北京晚报 2017-03-17)

    向警予在湖南周南女校创办的妇女杂志,刊名就是《女界钟》。20多年后,治妇女生活史的陈东原先生看到《女界钟》,还赞叹不绝:“文章真好,议论真好,我无论怎样想替《妇女生活史》宝重篇幅,也不忍不抄他几段”。(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31页。)

    在中国,儒家的道德信条是“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中,“母慈”是摆在第二位的,这是女性成为母亲后必须遵守的“母道”。

    关于“为母之道”儒家伦理规定很多,如《温氏母训》记载了明朝末年的贤者温璜先生的母亲陆氏的教诲,里面包括祖业的守成、家道的维系、女德的训言、子女的教育等等。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也有对“母仪”的具体规定,“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胎养子孙,以渐教化;既成以德,以致功业。”

    关于“母仪”,《千字文》就有“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这两句是谈教育的原则,要将师教与家教结合起来。在外面要接受老师的训诲,在家中要奉持母亲的规范。

    因为,古代的规矩是,父亲在外做事、挣钱养家,所以常年不在家,只有到了年底放长假的时候才回来。

    小孩子在家里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所以女人的主要职责就是相夫教子,两项内容。

    小孩子自降生至三岁以前,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样板,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母仪母教。

    世上先有孟母,然后才有孟子,周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才有文王、武王、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

    对于女性,过去以“三纲”束缚。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三纲之中,"父为子纲"是基础,而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这里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有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柔声以谏,不能触怒父母,"按照"父子相隐,直在其中"原则,子女隐瞒父母的罪责和过失,是符合天理人情的。

    还有,男尊女卑,这些都是束缚女性“纲”。

    金天翮提出“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是对于女性的认可,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对女性的尊重、是男女平等的基础。

    何况,在晚清的社会震荡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从基本人权的严重缺失,到争取男女同权,更进而与男子一道,为现代国家的国民所应具备的各项权利努力奋斗,这一女性逐步独立自主的历程,也成为晚清社会基础变革最有力的印证。(《女界钟》百度百科)

    在此基础上,金天翮力主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参政等,书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焉”成为轰动一时的名句。(近代中国女权启蒙之父金天翮 北京晚报 2017-03-17)

    所以,金天翮提出“女子者,国民之母也”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此可见,金天翮,是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当之无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树人教育ABC:好文章,学习啦,谢谢老师!!
      • 教育人:小孩子自降生至三岁以前,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样板,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母仪母教。
      • 教育人:由此可见,金天翮,是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当之无愧。
      • 教育人:所以,金天翮提出“女子者,国民之母也”具有划时代意义。
      • 教育的名义:还有,男尊女卑,这些都是束缚女性“纲”。

        金天翮提出“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是对于女性的认可,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对女性的尊重、是男女平等的基础。
      • 教育的名义:关于“母仪”,《千字文》就有“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这两句是谈教育的原则,要将师教与家教结合起来。在外面要接受老师的训诲,在家中要奉持母亲的规范。

      本文标题:【原创】金天翮:中国母亲教育的启蒙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yz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