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晚年的白居易由于远离朝堂而因祸得福,幸运地躲过了那场血洗朝堂的“甘露之变”。
那么,同样幸运的,还有杜牧。
唐大和九年(835)秋,杜牧三十三岁,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
因此,他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
虽说,他们二人均逃过此劫,但原因却不尽相同。
白居易退居东都是为了颐养天年,同时,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失望,这是他的人间清醒。
而杜牧赶在“甘露之变”之前称病把自己安置在了东都任闲职,这是他自请的,他还年轻,正值壮年,他对时代还有期望,他踌躇满志是想有所作为的。
所以,政变之后,官员空缺,杜牧厚积薄发,想重拾他建功立业的梦想。
然,两年后,文宗开成二年(837)秋。时年三十五岁的杜牧却不得不离任辞职,原因却是因为他的弟弟杜顗。
世人皆知苏轼与弟弟苏辙兄弟情深,王维的弟弟为了救他于水火,不惜牺牲官职替其顶罪。
而杜牧与其弟杜顗同样是手足情深。
正当杜牧想施展拳脚、大展宏图之时,从小患有眼疾的弟弟,时年三十岁的杜顗眼疾愈发严重,几近失明。
杜顗二十六岁进士及第,颇有才华,其文笔洒脱,一时广为传颂。
进士崔歧眼高于顶,却对杜顗赞许有加:“贾马死来生杜顗,中间寥落一千年。”他将杜顗比肩贾宜和司马相如,可见其才华横溢。
面对如此青年才俊的弟弟,余生将要在黑暗中度过,杜牧心痛不已。
于是,他告长假,并在长安重金聘请了一位名医,千里迢迢来扬州为弟弟看病,并留下来照顾弟弟。
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因而离职。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虽说放弃仕途机遇,有些许遗憾,但这些与弟弟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对此,他无怨无悔。这样的兄弟情,实在是感人至深啊!
当时,杜顗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禅智寺内环境清幽,诗人静坐其中,不禁想起了繁华的扬州…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有谁知道,这条寂静的竹西路,正通向那歌舞升平的繁华的扬州城啊!
诗人不无感慨,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同时,也写出了他两入扬州的不同心境。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唐 杜牧
赏析
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看望在扬州禅智寺修养的弟弟时所作。
诗的前六句写禅智寺环境清幽,后两句缅想扬州城内的繁华,反衬出寺院的静寂,也反映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这首诗,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首联的意思是,雨后,一只蝉在大声地聒噪,飘摇的松桂略显萧瑟,时节已经入秋。
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
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颔联的意思是,行人少至,青苔布满台阶,寺院空寂,白鸟徘徊,它迟迟不肯离去。
颔联,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
“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
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
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颈联的意思是,茂密的树木在暮霭中愈显幽暗,夕阳西下,一抹斜阳返照在小楼上。
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
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
“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
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
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尾联的意思是,有谁知道,这条寂静的竹西路,正通向那歌舞升平的繁华的扬州城。
尾联,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
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
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