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终于做完一个职业规划项目。客户是一位研究生,对毕业后读博还是创业陷入两难:创业又怕失败了一无所有;读博又怕留下遗憾。给她做完详细的规划方案后,她轻松了许多,还问了我“您会不会也碰到同样的困难,如何自助?”
我很坦诚地回答“有,不止一次,心理的坎最难走。”
事实上,不久前,原本计划满满,精力充沛的我突然间“短路”了 。我开始发呆,发困,一天24小时总有23个小时躺床上,连续几天,莫名没了期待,就连躺着都特么累。还好,两岁的Amy很懂事,她会在我旁边玩自己的,先生虽不过问,下了班还是默默分担大部分家务。
我有听广播的习惯,那天晚上,经济之声主持人采访一位嘉宾,在北京SOHO做特色餐饮外卖的CEO, 他分享了创业的经历,还有那段灰暗的时期。最难过的是,下一步该如何走,他完全没辙了,一上班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什么事都不干,只是望着大玻璃窗发呆,可能什么都不想反倒是件好事。一周后,他恢复了精力,专心投入忙碌的工作中。
其实,类似的事例并不少见:
有些大公司员工头发大把大把掉,夜里频频做噩梦,工作效率越来越低;高校大学生,昔日灿烂爱笑的脸变成满身的疲惫与封闭; 身处职场高位的女强人越来越不开心,时常偷偷哭泣,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原来的精英们开始自我否定,感觉毫无价值; 原本最有希望的群体一手成就了骇人的悲剧。
越是大城市,越是快节奏,越是身处高位,有时更深有体会:由于大脑疲惫,长期久坐,动得太少,想太多,特别是职场精英越会出现心理亚健康。而农民工人,每天在田里工地劳作,回到家倒头就睡,反而不容易失眠。没那么多空去想太多,倒是轻松舒坦。
医学界有人认为,如今,困扰现代人的五种慢性疾病中,除了心血管疾病,情绪障碍俨然成了隐形杀手。
“能量损耗,疲倦,乏力”就是典型的征兆。
长期高压,节奏紧张,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人的大脑会出现“短路现象”,在某一阶段表现尤为明显。暂时的“情绪灰暗”如不及早调整,会演变成长期抑郁,自暴自弃,重则陷入恐慌绝望,更有可能轻生。好比一味不科学的节食,突然面对一桌美食毫不抗拒地暴饮暴食。
特别是追求完美,事事做到最好,一旦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便开始焦躁,加班加点只会更低效或无效。改变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啊。
意识到状态不妙,我做出的对策是:放空自己,转移注意力。
比如,早起做做运动,到楼下跑跑步,做做瑜伽,一定要满身大汗 ;看一部感人电影,勇敢哭出来;给自己和家人做一顿好吃的,犒劳生命;听听搞笑广播大声笑出来;和朋友出去唱K....抑郁的状态通过合理发泄,效果非常明显,很快就会酣畅淋漓,通常用不了两天都能恢复斗志。
或者读一本好书治愈自己。崔慈芬女士《你的世界,不会一直与晴朗擦肩》和Ricas的《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成长》这两本书。光是看书名,我像是明白了,原来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和我并肩同行,在成长中历练坚强的心,修行不就是有苦也有甜嘛!

其实,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楼市泡沫,纷繁难辨的信息,每天混淆着我们的视听;越来越多外在的,附加的事物在影响大家的价值观。我们开始等不及,等不起,害怕时间不够用。其实,哪怕找到对的路,坚持下去,想要突破瓶颈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除了事业,还有孩子,有家,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为了事业倾尽所有的那些人,该怎么办?现实从不开玩笑,再热爱也终究离不开吃喝拉撒,所以,要守护自己的理想,首先得解决温饱 。然后,给理想多点耐心,好的还是值得等的。
从前,我很难过,因为家人并不同意我创业,他们总说“这是不切实际,不如安心做个家庭主妇”。可我觉得要折腾一番才对得起自己。如今做培训,空闲写作,虽没什么大作为,也不至于饿死。
我始终坚信“为什么一定要周围的人都支持?先去做,做好了自然有人支持” 。
有网友给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留言,“喜欢写作,但语文很差,不自信能在写作这条路走好。”大V讲了自己的故事,鼓励他坚持下去,“我在成名之前写了12年,教育,文化,时尚,家具等各个领域的文章;同时又写了很多年专栏,历史人物,影评,书评,亲子,情感..甚至连小黄文,能写的都写了。”大V最早的文章我看了,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写得好些点击率也不高, 一晃走过了十多个春秋,40+才有今天的成绩。
可见,不光是写作,做什么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步步来,不急不躁,你的积累将会爆发。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可能不会是你和我。但坚持,不断完善,每天进步一点点都会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只是,这条路毕竟太漫长,作为凡人的咱们,不会时时刻刻都顺风顺水,有时是工作,有时是情感都会面临各种问题。好在,我们已经懂得了一些方法,管理情绪,引导自己跳出心理那个难过的坎。 不久的将来,就算再次陷入困顿,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打败。
写下这些,仅仅为了,当工作或是家庭出现难解的题时,拿出来读一读,总没有过不去的坎。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选择的一些路,未来有点变数,也许更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