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热病的症状及治疗3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热病,表现出不知疼痛,耳聋,四肢不能灵活收放,口干,阳气偏盛的时候发热,阴气偏盛的时候发冷,这是邪热深入骨髓的证候,是死症,无可救治。
“热病头痛,颞niè颥nú,目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热病,表现为头痛,鬓骨的部位和眼睛周围的筋脉抽搐作痛,易出鼻血的,这是厥热病,是热邪逆于上的表现,治疗时应用九针当中的第三针(锑针),根据其病情的虚实,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热病,表现为身体沉重,胃肠灼热的,是邪热在脾胃所致,可以用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刺脾胃两经的穴位,并取在下部的各足趾间的穴位。还可以针刺胃经的络脉,以得气为佳。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yì里。”热病,表现为脐周围突然疼痛,胸胁满胀,是邪气停留在足少阴、太阴二经的表现,治疗时应用九针中的第四针(锋针)刺涌泉与阴陵泉两穴,因为肾、脾二经都上络于咽喉,所以也可针刺舌下的廉泉穴。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热病,汗出后,脉象表现为安静的,为顺,是阳症得阳脉,脉症相合,表明可以继续发汗。针刺手太阴肺经的鱼际、太渊、大都、太白穴,用泻法刺之则热去,若是用补法就可以继续发汗。汗出太过的,可以针刺内踝上的三阴交穴,用泻法止汗。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虽然出了汗,但是脉象仍然躁盛的,这是阴气欲绝,孤阳不敛,为死症;出汗之后脉象即平静安顺的,是顺症,预后良好。
“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脉象躁盛,但是已不能出汗的,这是阳气欲绝的死症;脉象躁盛,但发汗之后脉象马上表现为平静的,多可以生存。
(原文)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热病头痛,颞niè颥nú,目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腧,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yì里。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今天学习了一些热病的症状及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