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之学,心之所向

作者: 貓耳酥酥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3:04 被阅读0次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我尚可以臆想,携竹简而游列国,吟寰宇而历春秋,夫子千年之前也曾驻足于青川之上,缛装方履,手抚鬓髯,远望人流,面对古之慎独之风不觉而逝,今者追名逐利纷然而致,慨叹如是。

        夫子致毕生精力于致知格物,治学修身。《为政》中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之志于学,与他所崇尚的“为己”相契,亦代表了儒家治学精髓。为己之学,是完成个人由“修身”到“觉悟”,终而“随心”的过程。《颜氏家训-勉学》中也曾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颜之推先生的的说法,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诠释治学,弥补自身,充实才识以利行。古之学者之为己,是随心之所向,未曾附庸风雅、利欲熏心。从实现个人完善,满足精神需求,达到自我境界的提升,心灵的建树,更甚者实现最高政治社会理想,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也。

        《宪问》篇中夫子的这一句醒世之言,一是认同推崇古学者真诚纯粹的求学态度,二是理性批判现时江河日下的治学之风。孔国安注,“为人,徒能言之。”两千余年以前已是如此,应该反思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学而为人”之状更甚显著。今人视所学为工具,谋求生存可以理解,但取悦他人、贪图利益者不在少数。学为求官、夸夸其谈、捞资取本,实在过于刻意。资本主义、新兴科技与革命、快餐肥皂文化,它们预许了人类异常精彩的现代世界。但是存活于这个世界之下的灵魂和肉体更加地分离,更重要的是,不论是灵魂还是肉体,都未曾有前人的自在和快活。这是整个中国的问题,这个时代的问题。

        可以说,当社会为急躁和虚假所充斥时,人们甚至无法拥有端照镜子的时间。当我们缺失了镜子的时候,对于自己脸上写的,身上穿的,心里想的,竟然也都一无所知。但谁又能奈何一人幸而有能力向高攀爬——他具备的,只要是时下最被需要、看似最具发展力、最能得到周围认可的资本和才能,他就能更快找到走向理想生活的捷径。然而倘若所获外在的安逸要以心灵的虚无作代价,这又是莫大的不幸。此时我所批判的虚无,即是为人之所学——它们只是某些人心目中模拟的虚幻的真实,最终用以欺瞒自己的利益工具。

        曾国藩先生有道是“今之学者为物,终至于丧己”。身前之物再如何璀璨夺目,始终存在一份未遂的幸福感,和内心虚虚晃晃的不踏实感一样挥之不去。乱花迷人愈是长久,愈是使人迷失了自己。

        所幸人们仍能够亲眼见证尚未熄灭的精神火炬。二战后的美国集结出现“疲惫的一代”,渴求着无序的内心狂欢,以落拓不羁之心抵制强硬的主流文化侵袭。亦如杰克-凯鲁亚克在《垮掉的一代》一书中所说,“世俗是我们拥有的一切,表面,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尽管不守常规,广受争议,这样的一个纯文学流派着实对西方文化造成强大深远的影响力,其颇具勇气的质疑和突破却能造就崭新的艺术理解、文化价值。这是为己之学、随心之道。

        无心亦可胜有心。每闻孩童书声琅琅,老人吟诗品茗,所经之人,必将会心一笑。我们也可戒除焦躁,沉心潜行,会有时机发现一片世外之桃源。

        所以,学而心安。学而为己,在人成长和前行的路途中,更像是追寻一个完美自我的过程。尽管完美的自我并不存在,只要着手于追寻的过程中,亦可发现目的并不重要,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最终我看到的,是令世人沉陷的岛屿随海洋漂流远去。是平静等待时间物质更替的勇气。是沉着接受思想和世界观成熟改变,认清楚自我的欣喜。

        一个时代需要改变,需要独立的审视。思想和人文不会就此埋没。应该感谢的是,夫子给国人的信仰注入流动不止的血液。

        为己之学,心之所向。心之所向,方为真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己之学,心之所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n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