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之学,心之所向

作者: 貓耳酥酥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3:04 被阅读0次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我尚可以臆想,携竹简而游列国,吟寰宇而历春秋,夫子千年之前也曾驻足于青川之上,缛装方履,手抚鬓髯,远望人流,面对古之慎独之风不觉而逝,今者追名逐利纷然而致,慨叹如是。

    夫子致毕生精力于致知格物,治学修身。《为政》中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之志于学,与他所崇尚的“为己”相契,亦代表了儒家治学精髓。为己之学,是完成个人由“修身”到“觉悟”,终而“随心”的过程。《颜氏家训-勉学》中也曾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颜之推先生的的说法,以一种入世的态度诠释治学,弥补自身,充实才识以利行。古之学者之为己,是随心之所向,未曾附庸风雅、利欲熏心。从实现个人完善,满足精神需求,达到自我境界的提升,心灵的建树,更甚者实现最高政治社会理想,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也。

    《宪问》篇中夫子的这一句醒世之言,一是认同推崇古学者真诚纯粹的求学态度,二是理性批判现时江河日下的治学之风。孔国安注,“为人,徒能言之。”两千余年以前已是如此,应该反思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学而为人”之状更甚显著。今人视所学为工具,谋求生存可以理解,但取悦他人、贪图利益者不在少数。学为求官、夸夸其谈、捞资取本,实在过于刻意。资本主义、新兴科技与革命、快餐肥皂文化,它们预许了人类异常精彩的现代世界。但是存活于这个世界之下的灵魂和肉体更加地分离,更重要的是,不论是灵魂还是肉体,都未曾有前人的自在和快活。这是整个中国的问题,这个时代的问题。

    可以说,当社会为急躁和虚假所充斥时,人们甚至无法拥有端照镜子的时间。当我们缺失了镜子的时候,对于自己脸上写的,身上穿的,心里想的,竟然也都一无所知。但谁又能奈何一人幸而有能力向高攀爬——他具备的,只要是时下最被需要、看似最具发展力、最能得到周围认可的资本和才能,他就能更快找到走向理想生活的捷径。然而倘若所获外在的安逸要以心灵的虚无作代价,这又是莫大的不幸。此时我所批判的虚无,即是为人之所学——它们只是某些人心目中模拟的虚幻的真实,最终用以欺瞒自己的利益工具。

    曾国藩先生有道是“今之学者为物,终至于丧己”。身前之物再如何璀璨夺目,始终存在一份未遂的幸福感,和内心虚虚晃晃的不踏实感一样挥之不去。乱花迷人愈是长久,愈是使人迷失了自己。

    所幸人们仍能够亲眼见证尚未熄灭的精神火炬。二战后的美国集结出现“疲惫的一代”,渴求着无序的内心狂欢,以落拓不羁之心抵制强硬的主流文化侵袭。亦如杰克-凯鲁亚克在《垮掉的一代》一书中所说,“世俗是我们拥有的一切,表面,就是我们所拥有的。”尽管不守常规,广受争议,这样的一个纯文学流派着实对西方文化造成强大深远的影响力,其颇具勇气的质疑和突破却能造就崭新的艺术理解、文化价值。这是为己之学、随心之道。

    无心亦可胜有心。每闻孩童书声琅琅,老人吟诗品茗,所经之人,必将会心一笑。我们也可戒除焦躁,沉心潜行,会有时机发现一片世外之桃源。

    所以,学而心安。学而为己,在人成长和前行的路途中,更像是追寻一个完美自我的过程。尽管完美的自我并不存在,只要着手于追寻的过程中,亦可发现目的并不重要,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最终我看到的,是令世人沉陷的岛屿随海洋漂流远去。是平静等待时间物质更替的勇气。是沉着接受思想和世界观成熟改变,认清楚自我的欣喜。

    一个时代需要改变,需要独立的审视。思想和人文不会就此埋没。应该感谢的是,夫子给国人的信仰注入流动不止的血液。

    为己之学,心之所向。心之所向,方为真实。

相关文章

  • 为己之学,心之所向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我尚可以臆想,携竹简而...

  • 同沐阳光 快乐成长

    2022年“六一”学校画册 (一)前言 吾为育才之学府,重师德才,择心之所向,...

  • 搭建FastDFS + Nginx(含配置文件参考)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心之所向,一鹿向羊 目录 版本总览 一、FastDFS1.1 安装所需...

  • 前言

    吾为育才之学府,重师德才,择心之所向,以“卓尔不群”为奋进之志,深造学业,谙吾情操,视野趋于远大,读书众壑而...

  • 搭建大数据三节点(Hadoop、Hbase、Zookeeper、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己不由心,身又岂能由己,心之所向,一鹿向羊 话不投机半句多,上干货 hbase 集群环境搭建 ...

  • 请问终生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者是为自己而学,为自身的进步和成长而学,这叫为己之学; 今之...

  •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读书笔记)

    楼宇烈:为什么读书? 《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之学”, 也就是“君子之学”。 读书,就是为...

  • 《论语别裁》173(宪问)|为谁而读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一般说为己就是自私;为人就是为大家,或者是为公。“古之学者为己...

  • 2019-02-18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 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 以为禽犊。 ~荀子 古之君子学习是修身,修...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本来就是为了自己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本来就是为了自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我们学习到底是为谁?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己之学,心之所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n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