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的是形有余和不足的症状,今天学一学:志有余不足奈何?
帝曰: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是,骨节有动①。
⊙骨节有动:骨节之间有微动感。
黄帝问:志有余和志不足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岐伯说:志有鱼就会腹胀飧泄,志不足则会手足厥冷。如果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还处于安定的时候有邪气侵袭,则邪气只是滞留在骨中,使骨节间好像有东西一样有微微震动的感觉。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②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③。
②然筋:即然谷下筋。
③复溜:穴名,在足内踝上二寸处,属足少阴肾经。
黄帝问:怎样运用补泻之法进行治疗呢?
岐伯说:志有余的应当泻然谷并针刺出血,志不足的则应当取复溜穴采用补法。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黄帝问:当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只是滞留在骨骼时,应当怎样针刺呢?
岐伯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处立即刺洽,但不要伤及经脉,只是针刺邪气滞留的地方,这样邪气就会马上除去。
通过前面五个篇幅的学习,我悟到了,人们常说生病是由于气血不调造成,我并不懂何为血气不调,岐伯说了: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组成了人的形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通道就是经脉,通过经脉运行血气。如果人的血气不调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