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存姿态(下)

作者: 疏桐_sw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00:50 被阅读0次

            关于打岔。在学校,我确实见过像书中描述的打岔姿态的孩子,与书上的描述几乎完全一致。“他们的打岔行为常常是不稳定和无目的的。他们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客体上。在行为举止上,他们同样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会不断移动身体的某些部位,吹口哨、唱歌、眨眼、扯某人的头发或是坐立不安。他们的姿态和动作总是显得不合时宜、多动并且毫无目的。”所以深入到生存模式的背后,懂得生存姿态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才有可能将生存姿态转变为表里一致的沟通模式,才能对这样的孩子有所帮助,当然也会帮到自己,这也是我学习以后特别想去做的事。

            个人感觉这段话值得被理解并记住:“每一种沟通姿态都包含达到完善的种子。讨好当中隐藏着关怀的种子,责备当中隐藏着决断的种子,超理智中有才智的种子,而藏在打岔中的则是创造和变通的种子。我们需要清晰地区分自己的外在行为和内心渴望。当最基本的爱和被爱的渴望受到威胁时,我们也许会讨好、责备、超理智或是打岔,从而维持一段关系。”

          关于童年的误解。“我们早年的学习具有强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对我们的需求总是做出延迟的反应,我们也许会认为他们根本不关心我们。这个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却会被我们保持多年。”“在人与人的沟通当中,我们并不总是能如此准确地接收到或是传递出信息。由于自身具有的生存模式的阻碍,孩子和父母常常无法像对方预期的那样了解信息的含义,而是会错误地理解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作为孩子,我们时常会误解一些来自父母的信息,特别是当沟通不带有任何解释成分,更像是命令的时候。”我对此深有同感,一直以为父母不关心我,误解他们的意思,原来根儿都在这儿,源于童年的误解,现在总算明白了。

            “除非父母教给我们,否则我们将无法发展出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威胁。通常,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会延续在童年时期学会的应对方式。那些在早年被看作威胁的事物将会促使成年的我们对它采取相同的反应方式。”童年曾受到过伤害的我,没有学会如何应对,以至于至今再遇到别人伤害我的事,也是非常无力,不会反击,即使心里恨的牙根痒痒,也伸不出反击的拳头,原来如此。

          “另一个让儿童感到无能为力的例子就是拍头部。一些人由于孩童时的体验,至今仍然不能容忍别人拍自己的头。”这个我以后一定得杜绝,以前我偶尔会拿着书或本子敲一下学生的头,现在看来,确实不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生存姿态(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qg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