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婚姻育儿
从女儿阅读到十岁出版第一本书,对于习惯培养他有这些建议

从女儿阅读到十岁出版第一本书,对于习惯培养他有这些建议

作者: 考拉漫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0:11 被阅读90次
    阅读

    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话题,永远是值得探讨的。今天我们分享案例的主人公佘悦杭,在10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第一本书——《冬天的破手套》。她的妈妈写了一篇长长的后记,和大家分享女儿的阅读史,以及她对亲子共读的看法和理解,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孩子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爱上阅读

    我最开始的计划是,每天陪女儿阅读5分钟,第一目标让她对书本产生亲近感。亲子阅读起步,阅读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无论多大的孩子被逼着读书,都会被破坏阅读的胃口。

    就这样,从5分钟、10分钟,到半个小时,再到一个小时,她的阅读习惯便已经基本形成,此后,即使我把书搁得再远,藏得再深,她也能翻出来。陪孩子读书,我几乎一天不落,甚至大年夜也不“放假”。

    记得我们一起看安东尼·布朗的经典绘本《我妈妈》,当读到“我妈妈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时,我和女儿会心地哈哈大笑。与孩子一起读书的过程,孩子能听见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共同体会一本书带来的喜悦、快乐,乃至悲伤。

    亲子阅读传递了重要的信息:这是妈妈(或爸爸)在和我一起读,他们很爱我。这种感觉和她自己读,有着天壤之别。我和女儿从不吝惜跟对方说“我爱你”,因为这样的话在书里常常有。

    女儿也能宽容我偶尔的坏脾气,因为在书中,她发现“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亲子阅读,让我和女儿建立起一种牢不可破的亲子关系。

    不要跌进亲子阅读的“误区”

    在这里,分享几条我对亲子阅读误区的归纳

    1、拼命教孩子识字

    为何要进行亲子阅读?孩子小的时候,总会缠着父母讲故事,这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不过,很多父母到书店一看,一本图画书要二三十元一本,书上没几个字,花同样的钱还不如买一本字多的,这就是一个误区。

    一个孩子的想象,往往来源于图画,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启蒙。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疯狂地购买识字卡片,逼孩子识字,可“认字不等于阅读”,更不大可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父母把阅读当作丰富孩子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却忽略了阅读本身的规律,使孩子产生厌恶阅读的情绪。一个养不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认识再多的字也没有用。

    2、不厌其烦地提问题

    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本书,陪着孩子读完之后,经常有个坏毛病,就是拼命提问题。“小鸡是吃什么的?兔子长几只耳朵?”如果家长同时还表现出情绪上的着急和生气,便更糟糕,这会让孩子“做噩梦”的。以至于以后每读一本书,都心存恐惧:“妈妈会问我什么问题呢?”

    一位父亲或母亲,把孩子抱在膝盖边,陪他一起读书是最温暖的时刻,但这种氛围往往被“急功近利”的问题破坏。当书变成工具,阅读方法也变成工具时,孩子会十分厌倦。

    3、把书直接丢给孩子

    很多家长借口工作太忙、太累,或忙于在手机上刷屏,买了书就丢给孩子自己读。没有父母的陪伴,低龄的孩子往往被声色更具刺激感的电视吸引去了。

    亲子阅读的正确读法是:孩子一边聆听着爸爸、妈妈的声音,一边用眼睛细细地读图、亲近文字。亲子阅读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每天只要“温馨一刻”就足够了。

    4、把亲子共读当成道德教育

    亲子共读与我们之前提倡童书的“教化”、“教育”等作用不同,更强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阅读的美感和快乐。

    但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常常希望孩子们懂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种爱提炼“中心思想”的坏习惯,不应用于亲子阅读。好的图书构思已非常完美,不需要添油加醋,也不需要再添枝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女儿阅读到十岁出版第一本书,对于习惯培养他有这些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q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