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五首(其一 )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这首大热诗与别家不同,没有抱怨热,也没有躲热,他从这大热中悟到“万物陶镕”之理,继而发悯农之情,是有份量的诗。
诗开头即用比喻,把天地比成一座巨大无比的窑,六月的阳气如同炽热的炭火,在猛烈地燃烧。这个比喻庄子和贾谊都曾经用过。
既然天地是一座窑,则世界所有,万物都在这窑炉里被烹烤,一同感受这酷热之苦。然而诗人却劝众人不要抱怨,不起眼的陶土经过窑炉大热的陶冶熔铸,才能成器,供人使用。承受大热之苦,不是坏事。
诗人接着举例,百谷秋天成熟收获,饱满的籽粒,是从夏日的炎热里就开始结实的。不经大热的陶镕,哪有庄稼的丰收?
接着,诗人由说理转为叙述和描写兼有的情景再现。大热中,水田里的水被晒得滚烫,跟开了似的。用夸张手法写热,写农民劳动条件的艰苦恶劣。在这样的环境里劳作,农民背上滚滚的汗水流淌不歇,好像被用水泼过了似的。大热中,挥汗如雨的农民一点儿也不敢歇气,辛苦至极,疲乏至极。
尾句诗人从情境中出来,将情境中的农民的生活与自己休闲消夏的生活做以对比,发出感叹,农民冒酷暑还在劳动,自己怎么能安坐在室内,无动于衷,从容吃饭呢?士大夫应该为自己的悠游自在生出大惭愧心才对呀。
身受大热之苦,从苦热中领悟生活之理,抒发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可见诗人的眼睛是向下看的。关注民生,令人感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