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道:“可以让仲由参与政事吗?” 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断,对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又问:“可以让端木赐参与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治理,参与政事有什么不行呢?” 又问:“冉求可以参与政事吗?” 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参与政事有什么不能的?”
孔子对三个学生进行点评,只用三个字“果、达、艺”来点明学生的特点,认为他们都可以从政。后人理解,这三个学生应该可以凭借各自的特点,去从事不同的工作,才能够顺利从政。
有人别出心裁,进行了相反的解读,认为孔子说的“何有”,意思是“怎么能行呢?”。
将“果”解读为太果断而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将“达”解读为太通达容易经常与人发生矛盾,将“艺”解读为太多才多艺容易被人投其所好、受人拉拢腐蚀并且难以做到专一。
由此认为,孔子是说这三个学生都不适合从政。
这样的解读也有一定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