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处世哲学,其实就是让人活在世上不要太较真,不要太偏执。
认真的人也许会遇见自己,活出自我,然而太以自我为中心,太追求独立却可能会失去生活,失去幸福。
觉醒是痛苦的 迷糊是幸福的合上了厚厚的一本《醒来的女性》,结局居然是女主那个最独立最有个性的女性朋友死了,突然觉得生活就是如此。作为女性,当你灵魂觉醒,当你不想依附他人,当你不想被世俗洗脑,当你努力追求独立,当你拼命追求自我时你也许会付出痛的代价。
《醒来的女性》一书讲述了女主米拉的三个人生阶段:少女时期,家庭主妇时期和离婚后重新求学追求自我时期。
觉醒是痛苦的 迷糊是幸福的米拉生活在一个女性没什么地位的小镇。她从小她热爱读书,聪明独立,开学第一天她就学完了全部的课本,学校只得让她跳级。
她的母亲看到她如此聪明就对她加以培养,但仅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
少女时代的她独来独往,纯真待人,觉得女性跟男性一样可以求学追梦,外出娱乐而成为异类。
大学时,她爱上一位热情潇洒的男同学,但不久发现他需要的只是一位崇拜者。
失恋的米拉在酒吧畅饮,由于觉得男女没什么不同而与邀请她的每一位异性跳舞,差点引人犯罪给男人轮奸,而她因此也得了荡妇的名声。
屈服于舆论压力的米拉只能草草恋爱结婚,努力让自己做一位附属于男性的贤妻良母。
觉醒是痛苦的 迷糊是幸福的在婚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她渐渐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对了。米拉觉得自己似乎没了自我,自己身边的朋友也都变成了一群经历相似的主妇,大家每天讨论的话题除了丈夫就是孩子。而他却只能默默接受这样的婚姻。直到有一天,丈夫出轨要和她离婚。
离婚对米拉的打击是致命的。她一度尝试自杀。自杀未遂之后,她选择重新开始她的人生。她拿到哈佛的录取通知,在人们的侧目下重新入学读书,在那里,她认识了一群个性鲜明、与众不同的女性朋友。
在哈佛她还收获了爱情,但面临事业与爱情的二选一时,米拉最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独立,孤独地追求自我。
书中对米拉人生这三个阶段的描写琐碎具体甚至冗长,而对米拉心声和性的描述更是大胆直白,让人看到了一个在男权社会中慢慢觉醒的女性。
觉醒是痛苦的 迷糊是幸福的米拉的觉醒是从她重新进入哈佛求学开始的。
在哈佛,米拉遇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另一波女性,这和她之前生活环境里面的那些主妇朋友截然不同,她们思想独立,甚至可以说是激进。她们不依附于男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
她们是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但自由也需付出代价。正如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在世界的某些角落,也许还有很多妇女未得到解放,还有不少女性受到压迫,而我们能生活在男女相对平等的新时代是如此的幸运。
人生短短几十年,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与其痛苦地觉醒,不如迷糊地幸福。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