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
这句话出自丘吉尔在反抗法西斯进攻时的演讲之中。
那时,丘吉尔面对的是他的政途,以及国家 和整个欧洲的至暗时刻。
其原因不只是法西斯的侵略,还有前政府的错误政策:
张伯伦在处理纳粹德国的问题时,一直采用绥靖求和的政策,他没有看到希特勒的野心,更没有及时与欧陆各国采取行动。
在厚重的英式英语中,首相张伯伦默默的接受着口诛笔伐。
张伯伦给英国挖了个大坑,顺便给继任者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他的政策导致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沦陷,在元首的“闪电战”中逐一败亡。
更重要的是,欧陆覆灭,大英帝国也唇亡齿寒。这么浅显的道理,张伯伦竟没看出来~
送给张伯伦四个字——庸碌无为。
这个表象,丘吉尔的厨娘都明白!

反对党要求张伯伦辞职,换一个新的领袖。

国家的生死存亡时刻,谁能担当重任,带领人民走出困境呢?
是张伯伦的好友公爵哈利法克斯?还是坐岸观火的丘吉尔?
哈利法克斯是不会担任首相的,你张伯伦怎么留下的烂摊子我还不明白?
两人一合计,好,就他了!
矛头指向了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临危受命,这是好听点的说法。
丘吉尔接了个烂摊子,屎盆子,这~就是难听点的,现实的说法。
天降大任,非丘吉尔不可。
当丘吉尔在昏暗的卧室里点燃雪茄

天光大亮时

这个镜头的含义表达的很直观, 暗喻了能够逆天改命,带领英国走出困境的只有他
丘吉尔!
在这种时刻成为一国首相,好好先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丘吉尔也不是好好先生。
他一出场,就显示出不讨人喜欢的极强天赋。
新招的打字员工作生疏,他就对人家大喊大叫。

爆粗口

而看过《帝国的毁灭》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希特勒面试自己的女打字员时是和蔼可亲的。
与丘吉尔这种暴躁狂是鲜明的对比。
可谁善谁恶?是不是又与他们的脾气截然相反呢?
丘吉尔不仅有坏脾气,还有坏习惯。
丘吉尔嗜酒如命,早起来一杯,吃饭来一杯。没有什么事情是喝酒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杯。

雪茄也是丘吉尔的挚爱。有这么一首歌——《我的“雪茄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的“雪茄心”。

还有,这个老头似乎总是一堆怪毛病。
他说话啰哩啰嗦,含混不清,有时甚至还 流 口 水!!
嗯,这都无伤大雅。
其实,丘吉尔的真性情还表现在——爱裸身。羞涩啊~~

妹子看了会笑

就是这么一位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的老头,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世界,保卫了英国。
“我抽烟喝酒爱裸奔,但我是一个好首相!”

这句话他当之无愧。
这个老头是如此的硬气!
相较于日渐萎靡的年轻人,丘吉尔的“硬”如同靡靡之音中的一首战歌,警励人心,势不可挡!
丘吉尔的“硬度”分为三个阶段,而影片以时间为主轴正好完美的匹配了这三个阶段。
1、“微勃”状态
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烂摊子,他可以义无反顾的接手,是因为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梦想。

面对如此破败的国际政治军事环境,敢与接下这个屎盆子,没有擎天拔地的勇气是做不到的。丘吉尔这个老头就是这么混不吝,就是这么硬。
你们对我的质疑、不信任,我要用我的不妥协来让你们这些胆小鬼偿还!
丘吉尔将会用他最锐利的武器——演讲(耍嘴皮子),来表现自己的抗争决心。

他的第一个状态在发表第一次就职演说时达到顶点。
但议会和战时内阁完全不买账,丘吉尔白费了一番口舌。
老爷子说的口干舌燥,那群天真的懦夫却无动于色。
2、硬过了,也会伤人的!
求和派继续给丘吉尔施压,他们就像混乱的马蜂,时不时给丘吉尔来上一口。
在这种环境下,丘吉尔仍然没有动摇自己的政策。他决定去见一见“浪漫的法国佬”。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至暗时刻》全方面的展现了丘吉尔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脾气与性格。
在面对法国人时,丘吉尔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用这么一段话来安慰“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法国军队。

法国佬不傻,看的出丘吉尔是要拿他们当炮灰,来拖住元首大军的进攻。可他们也惊讶与丘吉尔的变态想法。

这下,求和派不干了,他的反对者也开始尥蹶子。找国王的找国王,背后中伤的中伤,丘吉尔用自己的“强硬”和不妥协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整个英国政坛风起云涌,不满之声不绝如缕!
丘吉尔开始想对策。
不投降,不讲和。没有军队与武器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所以丘吉尔采取了三大措施——
找炮灰
运飞机
借渡船
在影片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无奈与卑微。好像所有的伟大人物都是这样的,面对邪恶与暴政,他们可以强硬不屈,但面对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死,他们也有自己柔弱与卑微的一面。
找炮灰
很不想用这个词汇,毕竟那死在纳粹炮弹下的四千人是为了正义而亡。可又有那个词能体现出他们命运的凄惨呢?只能说,战争是残酷的。
为了保留40多万的生力军,丘吉尔牺牲了4千人,这是丢卒保帅的策略,也是他的无奈之举。
为了大局,不能心慈!
运飞机
这是丘吉尔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故事。
把电影看到这里,你会重新认识这个雄赳赳的老头。
他和大多数平反人一样,也会张嘴求人。其哀求程度不亚于上门跟你借钱的亲戚。
可以看出他和富兰克林谈话时,完全是一个乞求者的姿态。

再加上加里•奥德曼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他的精湛演技,能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无助的老头。

还好,富兰克林答应丘吉尔把飞机运给他,只不过,丘吉尔得用马把飞机拉回本土。

最后,丘吉尔挂掉了电话,独自在厕所沉思。

这就是《至暗时刻》好看的,精彩的地方。它不仅表现了丘吉尔作为一国首相的领袖风采,也道出了他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无助卑微。
在这个时间,他与战时内阁也爆发了冲突。

不得不佩服丘吉尔的言辞犀利,他说的英语便是亚瑟王的宝剑,锋利无俦,寒气逼人。

借渡船
有了飞机的掩护,还需要大量的船只才能把军队运回。
这难不倒丘吉尔。
他的主意是:用英国所有的民用船只,把军队带回本土。
这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
可能大家又想起了诺兰的《敦刻尔克》,这两部电影很奇妙,它的妙处就是在这个地方可以衔接起来。完全可以把《至暗时刻》看到此处再去看《敦刻尔克》,然后把目光投回到丘吉尔。
随着丘吉尔的一声命下,代号为“发电机”的计划开始执行,这个计划是整个欧战的希望,它为苏联与美军的最后大反攻赢得了时间。

3、一硬到底
硬汉背后都有一个温柔的女人。
丘吉尔的妻子给他的帮助是巨大的,那是他的精神慰藉,心灵的疗伤之地。
虽然会有争吵

但架不住丘吉尔的甜言蜜语,调情高手丘吉尔上线了

男人不皮,女人不爱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丘吉尔六十多岁成为首相,能够在大英帝国人心惶惶时力挽狂澜,他夫人对他的鼓励和陪伴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功成名就的人啊,你的枕边人还是当年你朝思暮想的佳人吗?

丘吉尔在战时内阁中孤立无援,求和派的呼声越来越高。
到这里,电影又一次展现了这位铁血首相的柔弱。
看到这儿,加里•奥德曼演的真好,丘吉尔不知所措,就像一个孩子。

男人面对母性是乖巧的,他可以脱下所有的世俗外衣,真诚的看着你,听着你的劝导。

不光有夫人的支持,国王也被丘吉尔的抵抗政策所打动,两人丢掉隔阂,站在了统一战线。
但这些都还是其次,因为无论是夫人还是国王,他们都不是社会的主体,尤其是在战争来临的时刻。
唯一的主体是人民!
在国王的开导下,丘吉尔来到了人民之中。

毛主席说的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丘吉尔也学会了。
如同中国北上广深的地铁一样,在此,可以见众生。
影片的高潮,丘吉尔坐着伦敦的地铁与广大人民交谈。
谁都不想作亡国奴,人民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原谅我又用了主席的思想~)。每个人的口中蹦出的单词只有一个
NEVER

人民的斗志昂扬

丘吉尔的抵抗到底政策和绝不屈服的强硬性格与人民不一而同。

是不是想到了我们的抗日战争?
此时此刻的心情: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国捐躯,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奋勇激昂之情犹如黄河大闸绝口,在心中恣意奔涌。

他随后又去了上下两院,各个阶层的人士给丘吉尔的答案还是——不投降,不讲和!

好了,丘吉尔可以安心的去见战时内阁那些求和派了。用行动告诉他们,用人民的心声告诉他们,只有抵抗到底才是唯一的答案。
影片最后,是丘吉尔在国会发表演说。这是篇慷慨激昂的战歌,点燃了所有在场之人的热血。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看到这儿,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的渲染力非常强烈,看丘吉尔的演讲,如身临其境。

影片的配乐沉稳低昂,像进军的鼓点,推动剧情走向高潮。
全片更是用一种灰黑的色调,加深了时间的厚重感。
而加里•奥德曼抑扬顿挫的讲话方式,更是全片的灵魂。
不过,细细品味,哈利法克斯与张伯伦等一众求和派也并不是大反派。他们的愿望也是求得英国的和平,可他们的方式错了。
你面对的敌人决定了你的对策,看清问题,对症下药,才是一个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丘吉尔深谙此道,再加上他无与伦比的勇气和硬气,他注定是至暗时刻的火把。求得光明,就要打败黑暗。
丘吉尔用他的信条和生活方式硬了九十年!
他可以看淡政治的变幻莫测,不在乎所谓的成败。

所以,要一直“硬”下去,至死不懈!

愿大家都能成为“老硬汉”,老而弥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