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第一
兵者凶器,不可妄动。祭公谋父回顾周王家与五服的关系,通过固定的程序管理,可以发现偏离,发现偏离怎么处理有先例。
原文
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笔记
这一句接了昨天的“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一个意思。
原文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笔记
文辞以告,依然不服为王,不来朝贡的,怎么办?向内看!还是缺德。增修德行,而不是兴师动众,劳师以远。所以近处的听,远处的服。
这是周人流传下来的价值观——近悦远来,行而不得,反求诸己。比照今天之事,就是货卖不出去,别怪隔壁比你好吃,还是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
原文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笔记
大毕和伯士是犬戎的首领,终就是死。
大毕和伯士死了,继位的首领带着宝物来朝见穆王。穆天子说:“我必须以不享的结果来谴责他,耀武扬威。”这不就是不听先王教训,穆王将失败啊!
几顿是危败的意思。
原文
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笔记
树是树立的意思,说犬戎生性淳朴。另一说,断句不同,以树惇为一个词,认为是犬戎君王的名字。唐代有树墩城,是吐谷浑的巢穴。徐元浩先生认为是名字。那么断句就应该是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
树惇循先王之德,奉其常职,天性专一,终身不移,不听穆王责备其不享,他有能力抵御我们。
原文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笔记
穆王自己破坏了体制,不讲礼,结果就得到了四头狼,四只白鹿。荒服的犬戎却从此不来朝贡。周王朝威信丧失了。
明天进入恭王时代,看起来《国语》是言谈集,有点类似于《世说新语》。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