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动,到触动,到感动,再到行动,4个点,4个过程,不应单独割裂,而是一体,紧密衔接。
完整的人格,或健康的心态,其实从一开始到最后都只是保持一颗心的真实反应的状态罢了。反之,但凡只强调其中一点,要么表现为表里不一,要么表现为昙花一现的姿态,要么表现为极端或偏激。
很容易理解,我们看到一个感动的画面,内心肯定会受到触动,在当时的时空角来说,我们的善心被唤醒,我们的觉知也被唤醒。那个时候的心灵是纯洁的,是真实的,不带有任何杂质。我们也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真善美的,每个人理应表现真心,与人为善,传播大爱与无私。
当时间切换了,地点变换了,环境变化了,你的心也跟着不一样了。丧失当时受触动的感觉,你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以原来的生活姿态继续生活着。你会有嗔恨心,烦恼心;你会嫉妒别人;你会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你会随便破口大骂。
这样的形象与你当初你自认为纯真的形象大有反差,每当你再次看到受触动的画面,你内心的杂念消失不见了,你内心的杂质被清除干净了,你内心的浮躁被平息了。
哪里出的问题?世间是否存在神奇的力量在操控着自己?有哪些你认为是“神奇的力量”已经成为你人生的精神支柱?
你会发现,人在孤独无助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及时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你会感激不尽,你会把他列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之下,不知不觉中,他在你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可能日后他向你提出的任何要求,你都会无条件满足。
你会发现,当你内心极度渴望某样东西出现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有某个人能够满足你内心迫切的需求,他同样也成为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也会发现,其实你内心很渴望有某个人能够出现在你的生活圈中,他能够积极影响你,改变你,成就你。一方面你希望别人能够肯定你,另一方面,你也希望别人能够看到你真实的改变。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点,且不论其中过程如何,这三种情况的焦点都是放在客观的人事物上面。
你的情绪、思维、意念、语言和行为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你的主见被替代,你的本我被覆盖,你的觉知被掩藏,你的自觉被吞没,你的主动权被剥夺。
你身上只有被动、渴望、负担、恐慌和不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你会相应改变你的心态和姿态。
人的动力必须从自身出发,必须从自己着手。自己就是根,你要深深扎根;自己就是源头,要好好挖掘;自己就是钥匙,要好好把握;自己就是答案,要好好找找。
你必须明白,没有任何一种外界的力量可以永恒成为你的力量源泉,心变了,一切跟着改变。
你也要明白,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时刻陪伴着你的身边,不仅仅是指日常的陪伴,也是指心灵的依靠,精神的归属。
你的觉知层次在哪里?你知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