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做完寒假作业了,拿过来让我签字,我没看之前还挺高兴,终于把作业主动在开学之前写完了,我催促他了很多次,要是按正常的开学时间,肯定是完不成的。这几天估计也是实在自己也觉得很无聊了才正经八百的开始写作业,不管怎么说写完了就是好样的。
我开始仔细检查,结果第一页上就有一道题:爷爷今年65岁,爸爸今年40岁,求爷爷比爸爸大多少?一看答案,是125岁,我立马就蹦起来了,把在一边看动画片的儿子拎了过来,一顿吼。
孩子蔫了,低头自己说是犯了小马虎,我这颗老母亲的心都快气炸了,冲着他大喊:“这么简单的题都马虎,你还能做点什么?把你的作业自己检查一遍再拿过来给我看,再发现错的,错一道罚10道”。
孩子低头进屋去检查作业去了,凌乱的我气得手抖得要命,抓起电话就给在重点小学当数学年级组长的闺蜜打了个电话吐槽,电话那头闺蜜听了哈哈大笑,一点也不同情我,说我平常就没有看住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才会这样。
我们关系很好,开玩笑归开玩笑,最后她还是发信息,发过来了关于怎么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三个重要方法。
第一,从生活细节开始培养孩子的细心。
比如说做事有规划、有步骤,每天该作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规划好了,重点该做哪些事情、按照重要程度自己心里大概有数,按计划进行后及时总结。
比如今天孩子计划读一本书,书读了,也做了笔记,但是自己总结的时候还是觉得什么都没有记住。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他进行梳理和强化。
梳理一下他这个读书的过程中流程上有没有什么漏项的地方,就拿刚刚孩子发生的:“总结的时候还是觉得什么都没有记住”的这种情况来说,你跟他讨论一下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个复习的环节。
而如果增加了复习的环节,你要记得帮助孩子复习,让他用自己的语言给你讲述关于对这本书的认识。多次训练后,能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多,孩子就越来越有信心了。
第二、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选择一些相对有趣味性的资料来吸引孩子。
让孩子有兴趣了,注意力自然会提升上来。比如说带孩子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可以看他们的课本,但课本往往叙述的非常概括,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吸引孩子的地方,让孩子感到十分的枯燥,自然就记不住什么。
家长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网络的相关知识作为很好的补充,特别是有些记录片,很生动很形象的从生物的自然属性开始演绎,包括生物周围的环境、相关衍生的物种、生物链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
家长往往怕孩子沉迷网络而一刀切,不让孩子看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可以采取家长陪着一起看,一起看还有助于你帮孩子分析、推理、启发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了,自然专注力就上去了,而且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专注力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做事快而且效果好。
第三、家长注意克服急躁情绪。
往往是家长看到孩子出现低级错误就暴跳如雷,轻则训斥一顿,脾气大的家长还要修理孩子。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对学习这件事也就非常的厌恶了,因为孩子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学习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是非常负面的影响,他就会很厌恶学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心理严重受挫不说,对孩子的信心也是非常直接的否定。
一切的不愉快的事情都是来自孩子最本能的反应,一旦形成思维定式就不好处理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改正的时间也越充裕。
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包办代替,题错了,让他自己检查出来改正,而不是家长给他改。而且,要跟他说,自己检查不出来,等家长检查出来了,就要做同样的题3遍。这样他就会仔细再仔细了。
孩子马虎只是表象,背后还是思维上没有条理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回顾强化的意识,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克服他的缺点,同时对家长本身也是个不断改正自身问题的过程,可以说家长的成长状态跟孩子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