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在冬日的雨夜,一个人独自静静地听着费翔饱含深情演唱《故乡的云》。
故乡是什么,为何总是引起我莫名的惆怅?我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思索着。
自从去他乡求学之后,我与故乡就渐行渐远。时至今日,故乡被永久定格在记忆中,关于它的画面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我的故乡又在哪里?故乡倘若只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它是永存的,和他乡的区别也只是地域之别。我想:故乡不止是空间,它应是由空间与时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等交错串联起来的一幅动态的画面。
经历了风雨飘摇,我家的老屋还毅然在那里,所以关于故乡的记忆还是有所依托。
我家的老屋,曾经也是一道风景。相比较左邻右舍的房子,它还是有一点气派,这得益于父亲和母亲的勤劳和节俭。母亲爱在房前屋后栽种各种花草,寒冬腊月,寒梅绽放,朵朵金黄,散发着沁人的淡香。如今,寒梅依旧,只是少了呵护和欣赏它的主人。
父亲退休之后,就回到了老家,和母亲一起守护着老屋。那时,母亲还不愿意丢下一辈子劳作的土地,当母亲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身体羸弱的父亲就坐在堂屋的藤椅上,或有所思,或在发呆。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已被无情的岁月涤荡无存,只剩下满头的白发,还有颤颤巍巍的步履。
是啊,一晃就老了。我也不再年轻。父亲在那个夏天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永远离去了。母亲从此以后,陷入深深的孤独。老屋也就此人去楼空,只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守护着。
春去春又回,桃花依旧,春风依旧。曾经的欢歌笑语,鸡鸣犬吠,炊烟袅袅都已烟消云散,一切都归于长久的寂静。
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我都会回去一趟。回去的时候,不是细雨飘飘就是天空阴沉,恰似我回乡时的心情。熟悉的山山水水,熟悉的小路,还有日渐稀疏的熟悉面孔,熟悉之中也有着些许的陌生。
我的故乡,在更多的时候,是被保存在记忆中。有些人和有些往事已幻化成一缕青烟,随风而散、而逝。
老屋里,那个煤油灯下埋头苦读的少年,曾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未来。无所畏惧,风雨兼程,勇往直前。而现在归来,容颜已老,两手空空。叹岁月无情,惊人生虚幻,不时想起海子的诗——“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
“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我的故乡已只是精神意义上的故乡,那个曾经的故乡目送我远去之后,就渐行渐远。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只是余后人生,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会从记忆的碎片中回归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