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第一本成人读本也学完了,而此次的读书过程,也以《明乐家塾观察印象》这一篇为最后的结尾,我感觉意义非凡。
家塾班和我们过往日常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在家塾班都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家塾班为什么要这么做?姬老师这么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家塾班的的关注点是放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为什么陪伴的重点在于说听做?为什么要陪伴孩子学会一句句说,一步步走,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做到?这样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呢?如果不这样做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家塾班陪伴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从生活入手,在学习中陪伴孩子说听做。
如何说,好好说,怎么好好说?如何做?怎么做?如何听?怎么听?在这个过程是剔除孩子“我”就想这么做的一个做的一个模式的过程,让孩子立正的过程。
比如在本书中的《澜澜就想要做到君霞助教旁边的故事》、《淑馨找妈妈的故事》。当自己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作为父母是怎么陪伴的?如何能够将孩子的认知调整?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要么我满足你,要么我打你一顿。父母的好好说,好好引导就是带领孩子看见的一个旅程,好好说,才能把问题给解决。
就像《政洋和宇豪的足球成长故事》一样,当“我”是政洋的时候,我踢到别人了,我伤害到别人了,别人还回来了,“我”还要求他人用有素质有教养的方式来给自己说“政洋,没事,踢着我也没事。”还是说,当自己看见自己都踢到别人了,自己首先做的是道歉,怎么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不是要求对方怎么去做,怎么让自己舒服。
在《孩子们把环境搞的一团糟的故事》中,我看见,当“我”是姬老师的那个角色的时候,我对孩子的都是抱怨与埋怨,“天天就知道董,看给家里整成个垃圾场了,我都是你的保姆吗,天天给你收垃圾?”自己对孩子的说全部都是抱怨与指责,而在姬老师的陪伴中,我看见和感受到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姬老师对孩子的引领,怎么让他回到自己身上?怎么去做到自己不曾想要做到了,怎么能够推进去支持?激发孩子想要的那个好,唤醒孩子对好的画面,并去陪伴他做到。
在《小雨悄悄让爷爷买零食的故事》中,我看见“我”是其中的妈妈时,我对孩子爷爷奶奶的各种抱怨与不理解,家庭争锋即刻上演,你们都那么错,你们到底知道啥是好吗?自己给与他人的只有抱怨与恶言。而在姬老师的陪伴过程中,看见爷爷奶奶这么做的原因,带领孩子看见各种可能,让自己自己去选择,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不同的做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在《妍妍做手术的故事》中看见,当“我”是妍妍的时候,我面对我与过往不一样的时候,我会低头顺墙边,我会故意不看,故意不听。所以自己的结果就是自己走到哪儿总想和大家一样,一不一样,自己就是各种的害怕,害怕别人说自己的不够好。还会嘲笑那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的状态。
当自己有不一样的时候,自己要清晰这个不一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是直面去面对自己的不一样,去解决自己的不一样。而不是那个从重,让自己一直陷入在一轮又一轮害怕别人说我不够好的模式中,让自己无法出离。
在《思齐挤到手的故事》中,看见真的和真正的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己仅仅只看表相,那么自己的陪伴就是纵容与压迫,就是是非不分的。看见自己所有的疼痛苦和自己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在《林儿分鸡蛋》的故事中,看见说了不算,说了你得按照我的意思来,送的目的是交换。故事的出发点就是错了,我送给你了,就是让你喫了,你必须得现在喫,如果你玩一会儿都不行,你不喫得还给我。
在《思齐让舅舅等方向学的故事》中看见,你对我的爱就是你得按照我的意思来,如果不能按照我的意思来那就是不爱我,这么多么理直气壮的绑架啊!
看见,看见,再看见这些所有的故事发生,都在用在事情的发生时自己仅仅只有一个角度,以“我”为中心,当“我”只以我为中心的时候,当“我”身边的人也都只以我为中心的时候,就会发生交叉和错乱。
这也是家塾班的意义所在,让孩子们看见故事中的自己,看见自己的说听做,细看自己说听做的意义,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正确说听做的结果又是什么?
就这样,在一件件小事中陪伴一直在前行,一次次的看见,一次次的看见,看见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见期待的自己和真实自己的差距是什么?看见自己自己过往做的结果是什么?看见如果不同角度看的结果又是什么?
这就是家塾班一直在做的事情,让孩子们,让家长们通过以事见人的方式看见自己,看见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确定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塾班的学习与陪伴就是立良知与立志向的过程,清晰之后的学,学才会又意义,因为我知道我为何而学?
当孩子的根性立正之后,所行,所学,所做都会回到自己身上,一生当中的做事标准就是以修身正己为己任的行走着,这也是我理解的家塾班陪伴的意义。
在此感恩老师的一日日陪伴,与细心的引导,感恩亲爱的家人们,感恩共学中彼此的照见与看见。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