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些前辈谈论自己六、七十岁时的愿景,不免让我反观自己。转而想起一句哲思:对于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并不比一只牡蛎更重要。
人生一世,活个六七十年甚至百岁,想来也不及宇宙的沧海一粟,细思之倍感伤悲。而这短暂的一瞬,回到个体身上,却要经历几度沧海桑田的巨变,面目狰狞地去钻营这短暂的一瞬。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古至今追问不断,但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最终答案。可能对生命自身来说,它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如果非要为它赋上些意义,那无非只自然界基因的延续而已;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就如同我们问“世界的源头和宇宙的边界是什么”一样,就现阶段来说,没有答案。
生命本身毫无意义,所以活着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不妨看看周围很多人,就大概能理解这一点,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是:出生、上小学、中学、大学、毕业或继续深造、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操劳、退休、死亡。死亡无人能逃(至少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是这样的)。
在整个生命过程里,大部分人卖命工作、苦苦钻营人际关系、拼命赚钱,有人成功了,发达了,但其实也只是把由生到死这个过程变得更丰富一些,在这个过程里,务物质财富多的人能享受到的更多,整个过程没有太多困难,过得更顺利些。并且如果交接得好的话,这样的顺利还能延续给后代。然而不论是顺利,还是坎坷颠簸,都只是完成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基因延续而已。
鱼不知其生在水里,大部分人也是。
前段时间上映的《侏罗纪世界》有一个桥段:被反派制造出来的新物种“狂虐霸王龙”,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在没有牢笼束缚后,它四处冲撞,见神杀神、遇鬼杀鬼,以此方式来确定自己在生物链的位置。
这种行为成为觉知我们可以称之为“觉知”,觉知能力高等生命的象征之一。
然而大部分人在觉知上有严重缺陷。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或者知道得不全,更有甚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们活着完全受到自然界的自然需求所支配,饿了去吃饭,缺钱了去赚,走累了买车,想住得更舒服一点买豪宅,然后死去,完成自然生命的一个轮回。
从生物学上推导出来的答案未免让人失望。德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人需求的五个层次”理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别的启发。
这个理论已经众所周知,五个层次理论还可以细分为七个需求:由最低到最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如果不了解这个理论,可以百度)。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自然能理解上文所讲的“无觉知”的合理性。那么,生命的意义最终指向的是“自我实现”吗?
我想不是。通晓这一理论的人,也能用其解释自己或他人的人的行为、动机,这部分人可以叫“以为自己知道”,因为实际上只明白到这一层次,还是属于“无觉知”阶段。
自以为自己知道,实际上还是被自然界所赋予的习性支配着,仍然未逃脱出本性的驱使。倘若我们探究到最后的答案仍是自然本性,那就没必要追根问底下去了。
实际上,马斯洛晚年对于人的动机理论有所补充,他提出了人的需求的第八层次:天人合一。说起这个,我们很多人其实非常熟悉,我们的老祖宗早早几千年前就得出这一结论。
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是指人认知、遵循、利用自然客观规律做事。“大地育万物但布局为已有,不为己生,不为己灭,所以长久。”当达到这一境界时,人就有一种复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
这是超越自然的,我猜测宗教里某些“得道”之人可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与体验只有少数人有之,多数人不曾感知,所以抱有谨慎态度。
无可厚非。这样的体验多是超自然的,是带有灵性的,就我们所引以为标准的科学评判体系来看,它们暂且尚不存在。真相是什么,暂且不得而知,但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所以,生命的意义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看,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生命,在于跳脱生命本身的限制,在更大的尺度上遵循整个宇宙体系的规律。
这样说可能有些玄乎。我们还是从换一个角度来阐明吧。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简单说,社会就是关系。
生命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关系。我们周遭的人、石头、房子、组织等都有关系,或紧密或疏松,但只有关系人才有存在感,有了对关系的感知,才有我们现在对生命意义问题的追问。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能让我们获取存在感,有些关系是可有可无的,比如我们和某块石头的关系,它在或不在,我们不受影响。影响我们获取存在感的是人,尤其是和我们拥有亲密关系的人。关系越亲密,这种作用越明显。活着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系关系所产生的存在感。
父母、子女以及爱人,这些至亲加强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人类情感的爆发,大部分是在眼见至亲遭受莫大的苦难时。如果没有亲密关系的羁绊,人更容易产生自杀的欲望。这也是马斯洛所提的“安全需求”,有了关系,我们才有了对于世界的感知,而亲密的关系,则能让我们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所以,如果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活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至少从社会学上来讲,活着的意义在于满足自我与他人对活着本身的需求。
马克思则在几百年前提出:人的价取决于起社会价值。这一表述将关系扩大了无数倍。他表明,生命的崇高意义,除了在于自我实现以及亲密关系的实现外,还应在于全人类。当然,“全人类”这个范围在今天而言已经略显狭隘,生命的崇高意义,最高层次应是于万物众生。
最后,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由此来看,生命的意义在于三点:个体的自我实现、亲密关系的维系以及寻求万物众生的超脱。
网友评论
本文观点见(著作《宇宙奥秘》原创凌晨海岸——陈伟(无国界)2018年10月12日8:19分首次提出)
转载和截取片段需注明出处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1,文章开篇提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来探讨,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在于三点:个体的自我实现、亲密关系的维系以及寻求万物众生的超脱。
2,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文字表达纯熟流畅。
3,作者思考问题深邃,直达本质。
建议无
002 文章开篇以探寻”活着的意义“为导引,从生物学、社会学、人与自然的关系这3个方面剥茧抽丝、层层论证,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三点:个体的自我实现、亲密关系的维系以及寻求万物众生的超脱。
003 文章的重点内容清楚明确,阅读效果还可进一步提高。建议之一:适度梳理逻辑顺序,可以通过结构排版的调整,让各部分的内容连接更紧密; 建议之二:多朗读文章,甄别语句上的小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