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上三年级时,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因为刚来的语文刘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听他的课很过瘾,不但能学到语文知识,还能知道很多历史故事。
刘老师不到三十岁,据说是某一类大学的高材生,家在北京,因为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被下放到这个小镇教书,他的父母下放到农村改造。
一次,小花妈妈说家里没有盐了,让小花到供销社去买袋盐。小镇只有一条街,供销社在街中心,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
小花买完盐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听到敲锣的声音,小花急忙跑去凑热闹。
来到街上,街道两边站满了人,远远的从西头来了一队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群调皮的小男孩,他们一边跑一边扭身向身后的人扔小石子。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个头上戴着大红色的高帽子,脖子上挂着一串烂菜叶子,左手拿着一个锣,右手拿着木锤的人。在他的两边和身后是五六个红卫兵,他们身穿绿色军装,头戴军帽,袖子上戴着大红的红卫兵袖标,威风凛凛的。
戴高帽子的人一边走一边敲着锣,嘴里喊着:“我是臭老九,打倒臭老九。”
那人喊的声音很小,他旁边的红卫兵推了他一把,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不行,大声喊!”身后的红卫兵说。
那人又敲了一下锣,放大了声音喊:“我是臭老九,打倒臭老九。”
小花听着,怎么像语文刘老师的声音。小花挤到跟前仔细一看,果然是语文刘老师。刘老师的头被人按着,抬不起来。
小花跑上去说:“他是我们语文老师,不是臭老九。”
红卫兵一把把小花拉开,推倒在地:“你懂个屁,滚开!”
游行的队伍绕小镇走了一圈,队伍回了学校。
此后,刘老师再也没有教小花语文课,而是打扫学校的厕所,时不时地被拉到街上去斗一斗,在小镇上游行。后来,刘老师疯了。
文革结束了,再见到刘老师的时候,是在小镇的露天电影场。
小镇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和星期四放电影,人们都搬着凳子抢位子,小孩子最积极。
天快黑的时候,人们吃完饭,拿着蒲扇,陆续坐到了自己的凳子上。这时,离电影开始还有很长时间,人们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小孩子围着看电影的人群打打闹闹。
在人群的外围站着一个人,他从站在那里开始,用两手把两只脚下土地上的每一个小石子抠得干干净净,让脚下的地形成平平展展的两个大脚印,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那两个大脚印牢牢地锁住了他。他的背微微驼着,头发已经花白,身上的中山装虽然很旧,已经褪色,但洗得干干净净,烫得平平展展。他两眼看着前方,嘴巴紧闭,不停地咬着牙,脸上的青筋直暴。
小花认识,那是她的语文刘老师。
每一次放完电影,散场后,刘老师都是最后一个走,地上留下他干净平展的大脚印。
小花上高中了,长得像花一样,惹人喜爱。
一次,放日本电影《望乡》。电影放完了,人们陆续回家,几个小流氓拉着一个小花调戏。小花大喊救命,可是那几个流氓是小镇出了名的坏蛋,没人敢拦。刘老师看见了,拉开小流氓,把小花挡在身后。小流氓把刘老师围在中间,毒打一顿。刘老师挨了打,小花安全了。
小流氓见小花不见了,掏出刀子,在刘老师的肚皮上捅了三刀。小流氓逃之夭夭,人们把刘老师送到医院抢救,捡了一条命。
后来,刘老师的父母平反了,把他接回了北京。小花再也没有见到刘老师,小镇的露天电影场也再也没有一双干净平展的脚印了。可是,人们会常常想起那个舍己为人,颇有才华的老师。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