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指着网上的沮丧猫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想换个头像啦,她说,你不是早就说过好几遍啦,怎么还不换,现在换啊,就换上这个。我想了想,还是不敢下决心把头像换掉, 它是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她说,你看吧,我们都在畏惧改变。是啊,很少人能习惯改变带来的压力。
连换头像,开始一段新生活的勇气都没有。
嘴上说的我要变得不一样,可很少有人能和过去的自己彻底割裂开来,怕换掉头像后别人会不适应,怕换掉头像向生活重新开始的宣战的勇气会快速消褪,怕什么都没改变。
我们都喜欢安逸和稳定、波澜不惊的生活,害怕平静的生活突然发生变化,那些形成已久的习惯就更加根深蒂固地控制着我们。舍弃习惯总会让人感到痛苦,但要想适应生活地无常,就必须学会改变,像《谁偷了你的奶酪》中说,畏惧改变,你将失去生活的奶酪。
选了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下午,突然心血来潮想要改变一下自己,剪了二十多年来从来没尝试过的短发。
最好的年纪现在不改变那什么时候改变,既是失败了也没关系,过段时间就好了,即使是不适合自己也没关系,那以后就不剪成这样了呗,人生就在不断的试错,如果在试错的路上发现一些惊喜,那自然是不错的。
曾无数次想象过的短头发摸起来是那么真实,和想象的没有偏差,也没有惊喜,我以为剪成短发心情就会焕然一心,可是并没有什么改变,书桌还是那样的书桌,眼外的世界还是那样起起伏伏。
为什么一直纠结想剪短短的头发。因为想到一个画面:我躺在你的腿上,头蹭在你怀里,我短短的碎发毛茸茸,耳边的鬓角有点儿倔强有点儿飒,让你忍不住想摸摸我的头,会自觉把我抱在胸口。
人们通常是很需要仪式感的,有的人甚至会把剪头发当成一种仪式感,失恋了要剪,过年也要剪。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小风就是一个剪头发爱好者,每分手一次必剪头发,边哭边剪,还是撕心累肺的那种,不仅要剪,她还喜欢换发色,从一头黑发,变成灰绿,银白,红棕,蓝色,她都尝试过,前一天哭的不能自已,而第二天却像一个没事人一样,顶着那头奇怪的短发谈笑自若。原来剪头发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村上春树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虽然他已经陪跑诺奖多年。今天,我想说的是,村上春树将近三十岁才开始写作这件事。
或许很多人会很惊讶,一个颇负盛名的作家竟然会在那么晚才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但事实如此。
村上春树从早稻田大学戏剧专业毕业之后,并未从事与之相关的行业,而是成为了一家爵士乐酒吧的老板,白天卖咖啡,晚上做酒吧,据说,生意很不错。
直到多年之后,他在神宫球场不知受到了什么感召,突然动起了写小说的念头,而且说写就写,往后的每天晚上,他都会在餐桌上奋笔疾书。如此一来,成就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可喜的是这部处女作一炮打响,获得了群像新人奖。
此后,他便一边开酒吧,一边写作。
按理说,酒吧作为主业,写作作为副业,这样的生活模式也挺不错。可是两年后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酒吧的生意(要知道那时候他酒吧的生意很红火),决心从事专业写作。就这样,一部部文学作品便在往后的年月里相继问世,他也一跃成为当今日本在国际文坛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我曾想,村上春树当年要是放弃的是写作,以他的人格魅力,应该如今在酒吧经营上也能混得有模有样吧,若以经济来衡量,也不会比现在身为文豪的自己差吧。
面对已经开了六七年、生意红火的酒吧,他选择的是彻头彻尾地改变,投身到连自己都不确定能否出人头地的写作上。是在万千作家中湮没,还是在万千作家中瞩目,那是一个未知之数。想必当时的村上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说自己将来能成为顶级的作家。
我相信一切都是因为喜欢,是他希望能换一种方式在文字上放逐自己的梦想,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变,从社会角色到自我心态都要进行一个极大的改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地方叫做「舒适区」,是指人们往往喜欢躲在自己熟悉、驾轻就熟的习惯下,如果超出了这个模式,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恐惧。村上春树的改变就是一个跳出舒适区的过程,是一种直面不可期未来的转换。想来已是不易,做起来就更加困难。
人们总是畏惧改变,畏惧熟悉习惯的人和事有了变化,畏惧改变自身后的不可控性、未知性等等,不过,从另一面想想,改变会带来新的选择,新的人新的事物,新的视角。所以,接受变化是积极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