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七情六欲,自然也能会区捕抓各种信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何况信息爆炸的当下,更是无孔不入,保持专注,是能提升自我很重要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01752/ec1f5ed11b078240.png)
时间紧迫
还记得暑假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吗?那时候的效率忒高。又例如,在月底销售截止最后一天,效率也会特别高,心无旁骛,高效完成。
暇逸时间
追剧,看电影,刷短视频,刷朋友圈,等等,对无关重要的闲逸事情,是乐在其中,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
对奖励和对被崇拜的追求,能激发漠视时间的存在。
专注的极致,就是上瘾。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渴求继续做这件事,期待下一秒继续获得满足与惊喜。
这种满足感的获得,需要有一定能力。而能力太高,或太低,都无法让你获得满足感。不满足就不愉悦,没有愉悦感,身体就不愿意集中注意力继续投入。
要解决专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把事情选对了,不然专注的过程,只会让你感受到煎熬。
如果完成这件事,不能给你带来愉悦感,也没有威胁逼近,却要求能够专心致志。抱歉,做不到。
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更容易感受到愉悦,而有愉悦感就自然能进入专注的状态,不旦专注了,效率就会呈几何级增长,最终的结果就会高出别人一大截。
当你事情选好了,专注就不再是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01752/6809a45b9fd234ae.png)
但,事情不会那么顺利,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总有一个环节很重要,但是你并不感兴趣,但又要去做,怎么办?
那就要给事情设置一个威胁对象和时间期限。
这个月不完成,就要跪地到处借钱了。
这周再不上交,工作就没了....
自我内部干扰处理之后,内心会安分下来。
但环境,会经常制造勾引你的事件。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01752/6d612055d5a13427.png)
需要营造进入专注状态的整体环境:
1. 隔离噪音
首先,进入不被打扰的环境,关闭各种APP的提醒功能,带上降噪耳机。
2 .信息渠道
想象一下电影院环境,想象一下游戏场景,这些都是同时占据你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
所以,当你想要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调用多个信道来一起完成
比如看书,别只用眼睛看,还可以拿笔在书上写写画画,读出来,让听觉、视觉和触觉都围绕一件事情展开,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3 .摒除杂念
受拘束的环境:狭小角落或空间,工作室,办公室,咖啡厅角落等,从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自由。
不看无关内容:
例如在需要专注期间,不追剧,不刷朋友圈,短视频。否则,你看过的内容,会留存在大脑中,时不时出来打扰你。
转移新点子
在专注过程中,很容易有新想法冒出来,但不要停下手头的工作转而去思考这个新想法,这样只会降低工作效率。这时候,应该拿出便签,笔记,记录这些临时的想法,然后马上在脑海里擦除掉,等手上的工作结束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思考。
休息
做到上面这些,就能同时排除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就能快速的进入心流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思维与灵感不断涌现,产生惊人的生产效率。
心流,不再是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而是变成你的一种能力,你可以随时进入。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高强度的专注,必将带来精神 和体能的双重消耗,疲劳的大脑,会让你的思维变得迟钝。
良好的休息,是你最重要的后勤保障。
休息的频率:
短休息
休息5-10分钟,可以闭目养神,或随意走动一下。
中度休息
午饭后半小时,强行工作,效率会很低。20分钟左右的冥想,即能达到休息的目的,又能锻炼元认知。
夜晚睡眠质量的保证
每天需要有7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晚上尽量不要超过12点入睡。同时给自己配个好枕头、好床垫。投资自己的睡眠质量。
这个时代,静下心,专注做好一件事,变得越来越难。很多人整天忙碌,假装努力,如不会专注,跟演戏无异。
总结一下:
要想专注或者进入心流的状态需要做到两点:
一,选择能带来满足感或有威胁的事情
二,隔离干扰,调控信息渠道,摒除杂念的方法来阻断外界的干扰;
最后注意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