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必须清楚明白,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把事物的特征介绍清楚,还要有条理的进行说明,说明的语言必须准确。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a03d1aa4335ff56b.jpg)
一、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同学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否则,你就没有说明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e1d3e00337113400.jpg)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例如叶圣陶在苏州生活了数十年,对苏州的各个园林既有总体的把握,又有细微之处的观察。在写《苏州园林》时,自然就能写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09168a1e65951054.jpg)
其次,要查阅资料。我们不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比如有个中学生到北京旅游,参观了故宫,很想向同学们进行介绍。于是,他不但记下了参观的印象,还买了一张《故宫旅游图》和一本《北京十大名胜》,从中了解故宫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这样,他就能清楚的介绍出故宫的特点了,不查阅必要的资料,自然很难把握。
最后,还要学会比较。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字就很有学问。你可以直接说,中国的面积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的面积,与法国比,有十七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二十五个日本大;与英国比,有三十九个英国大;我们祖国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又生动,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二、说明要有条理
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明道不白。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就十分注意文章的条理性。作者首先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总特点,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这样就层次清楚,给人的印象深刻。
说明事物的文章,可以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由主到次地安排说明顺序,使读者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如果是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只有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来确定说明的顺序,文章才能写得眉目清楚。
三、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
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不能夸大和缩小。比如,有个同学知道他们学校种了很多树,绿化搞得不错,他在《我们的校园》一文中写道:“我们学校的绿化面积在全市中学居首位。”这样写就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如果有人问:“你校的绿化面积到底有多少?你怎么知道别的学校都不如你们学校呢?”这位同学恐怕就不好回答,因为他只知道本校绿化搞得好,还来不及进行一番仔细的调查研究。所以,这句话可以改为:“目前,我校的绿化是全市绿化搞得好的学校之一。”这样就比较准确了。
语言准确,主要是用词准确。说明文最忌含糊其词,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思路点拨】
以“桥”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与500字。
提示:写“桥”的说明文,要注意安排好观察说明的立足点和角度。可定点观察,也可动点观察;可仰视、俯视,也可平视;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下到上说明。这样才会井然有序,绘出完整的画面。为了把“桥”说明得生动、逼真,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当然写作前,就应让学生们去参观附近的一座大桥,让他们仔细观察桥的形状、结构特点,亲自动手量一量桥的长、宽、高,让他们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桥,而不是坐在教室凭空捏造的桥。
【失误原文】:
嘉陵江大桥
陕西省凤县双石铺中学蜜蜂文学社 马一升
嘉陵江从我县中心穿过,将双石铺镇分为南北两部分,所以桥在我们凤县很常见。桥的种类也很多,有吊桥、独木桥……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嘉陵江大桥。(开头介绍不够准确,应该是嘉陵江把凤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加之多条支流注入了嘉陵江,使得桥在凤县很常见。)
嘉陵江全长有80多米,宽有8米多,高有5米多,能同时让两辆卡车并排行驶,桥面两旁还各有一个高约20厘米,宽1.5米的人行道,与桥同长。人行道旁就是护栏了。护栏每隔5米就是一个汉白玉圆柱,两个圆柱间夹着一个长方形石壁,石壁上有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有龙:有升龙、降龙,连圆柱上也雕刻着龙。还有凤,有飞凤、舞凤、龙凤相交。象征着凤县越来越美好。(数字不准确,桥面宽10余米,能并排让三辆卡车通行。写作前一定要事先实地测量,这样才能说明准确。再者对桥面介绍过于简略。)
桥底下有十二根桥墩,桥墩呈圆柱形。(桥墩介绍不够具体,应做细致说明,以突出大桥坚固的特点。如桥墩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都应做出说明。)
这座桥连接双石铺镇的南北两岸,是212省道的必经之处,作用可真大呀!(对大桥的作用说明不够细致,大桥除了交通方面的巨大作用之外,还有美观的作用,对这些都应做出描绘,这样说明文才会不显得枯燥。)
我们要学习嘉陵江大桥坚强不屈的品格,更要学习它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这是不必要的“引伸”和“寓义”,记事抒情的文章,自然可以这样写,说明文就没有必要了,写了反而画蛇添足,不简洁了。)
【文病原因】
这篇说明文对嘉陵江大桥的说明不够具体,未能做到准确细致的说明,也就没有写出嘉陵江大桥坚固、美观的特点,桥的特点不够鲜明。首先对桥的修建年代未作介绍,也未介绍大桥的地理位置。其次、介绍桥面时长宽的数字介绍不够准确,就不能突出大桥的雄伟。没有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就不能突出大桥的坚固。结尾没有细致的刻画就不能突出大桥的美观。
【修改思路】
1、建议在开头介绍大桥的地理位置和修建历史。2、介绍桥面时应该细致测量各种数据,如桥面宽敞,能并排通行两辆卡车就不准确,车辆南北对行,不显得拥挤,车行道宽应该有8米左右,能并行3辆卡车。3、介绍桥墩时,要说明桥墩的形状和数量,以及高度。4、结尾应该描绘大桥和四周美景搭配之美,或写远望大桥之美,以突出大桥的美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49621/ea586df536da7788.jpg)
【升格作文】
嘉陵江大桥
陕西省凤县双石铺中学蜜蜂文学社 马一升
嘉陵江大桥修建于1983年3月,它位于双石铺镇中心,是212省道的咽喉,横跨碧波荡漾的嘉陵江,像一条纽带,连接南北两岸。虽没有赵州桥宛若飞虹的美丽,没有卢沟桥见证历史的意义,没有宝带桥连环石拱的飘逸,但却更具阳刚之美,比那些柔美的桥多了一份壮阔,多了一份豪迈,多了一份恢弘的气势。
嘉陵江大桥全长80多米,宽大约10米。路面宽阔平整,中间的车行道能同时让三辆卡车并排行驶,大桥修建的年代,车辆稀少,现在车水马龙还丝毫不显得拥挤,足见当时设计者的远见卓识。桥面上还切割出了整齐的横线,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增大了摩擦力,使车辆行驶更加安全。车行道两旁各有宽约1.5米的人行道,高出路面近20厘米,保护了行人的安全。人行道与桥同长,在人行道和车行道的交接处,每隔5米,就有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漏水涵洞,每当下雨之时,桥面的积水就从涵洞流入桥下。这种人性化的设计防止了桥面积水,避免了车辆通行时给行人溅上泥水。人行道的外侧有高约1.3米的护栏,护栏的设计也别具一格,护栏由25个圆柱形的石柱和石柱之间的长方形石壁组成,汉白玉石柱、石壁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就像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造型十分美观。石柱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祥云,象征着吉祥如意。石壁上雕刻着姿态万千的龙、凤,龙有升龙、降龙、蟠龙、二龙戏珠,凤有飞凤、舞凤、龙凤呈祥。龙凤的姿态栩栩如生,彰显着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桥下有六组桥墩,每组桥墩相距约10米,每组桥墩由两根水泥柱组成,它们相距4米,水泥柱高约4米,撑起了桥面。这种独特性的设计既减少了洪水的冲击力,还增大了过水量,使桥更加坚固。1990年8月嘉陵江发大水,汹涌的洪水几乎涌到了桥面,大桥也一度被武警封锁,但大水退后,大桥安然无恙。
嘉陵江大桥还是人们观景的好去处,当“亚洲第一高喷泉”喷起来的时候,当四面山上数万盏太阳能星星灯亮起来的时候,当各色灯光把桥打扮的流光溢彩的时候,嘉陵江大桥两侧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观看夜景的人群,人声鼎沸,和着喷泉激昂高亢的音乐,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在江岸和江中大型彩灯的映照下,嘉陵江水五彩斑斓,宛若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人们交谈着,欢笑着,畅谈着心中的喜悦。
嘉陵江大桥,你见证了双石铺的发展,目睹了人民的富足,我爱你!
【成功原因】
1、升格文抓住了嘉陵江大桥坚固、美观的特点,给人的印象鲜明。2、小作者写作前仔细测量了嘉陵江大桥的各种数据,没有想当然的编造,说明更加准确。3、桥墩的数量和特点介绍清楚,说明更加准确。4、升格文不仅写出了大桥汉白玉护栏雕刻的图案之美,还写出了夜色之中大桥的美观。5、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从桥面介绍到桥墩,再到四周的美景,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通联:陕西省凤县双石铺中学 王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