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没有应聘报社之前,我对传媒行业一概不知。记者,编辑,运营,对我来说,遥远而又陌生。
但是,记者,于我而言,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很多人都说,纸媒已经在走下坡路,未来甚至可能要消失。进去传媒行业,可能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当然,这个我没有实际考核过,也许这个行业前景没有那么诱人,但是,我想去试试,我想知道一线记者是怎么把一件事情跃然纸上的。
在开始笔试之前,我上网查了很多笔试题目,同时咨询过在报社工作的同学,信息五花八门,最后笔试的时候,题目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6530/c9b6dad562e85ea2.jpg)
二.地方日报社笔试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希望同行可以多多指导。
试题总共有七八个材料,有点类似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形式,材料讲了当地水污染治理进展,方法,成就。从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材料非常具体,该市领导亲自上阵监督工作,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同时对外融资,在当地建成小东江,露天矿森林公园,旨在提高水污染内外净化能力。
题目要求一:假如你是某报社全媒体记者,结合材料,给当地某网站写一篇帖子,题目自拟。
二:给某报社写一篇消息。
三:给某晚报写一篇通讯。
由于当时自己知识储备限制,根本不清楚消息和通讯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啊,所以只能随便掰了…这里要好好反省,作为一名想要进去新闻行业的人,基本新闻常识和媒介素养都没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6530/c3c0e3fb1f966307.jpg)
三.后来,分数勉强进了面试,现在在努力准备面试中,我应聘的岗位是新媒体采编,如果有前辈,可以多给点建议哈,外行人复习起来头都大了啊。
这段时间准备面试,着实恶补了一些新闻入门知识,这里推荐TED人大张征老师的网络课程,总共六节课,讲的非常生动有趣,老师真是知识渊博,新闻案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这里整理一下我的上课笔记,一方面是对自我学习的总结,另一方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新闻报道问题的分类:消息,通讯,深度报道。
新闻报道文体要做到真实性,指导性,时效性,通俗易懂性。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学会深入浅出,让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百分之九十五,不能随便卖弄文采,搬弄生僻字眼。
报道新闻要有独特的视角,用事实说话,向大众讲话,文章具有故事性和人情味,找到最权威的采集对象,通过访问,观察等形式争取拿到最新消息。
消息的结构:导语➕主体
消息要短,快,准,导语部分一定要突出中心,把结果放在前面,吸引读者。主体部分要围绕导语展开,逻辑严密,段落分明,一个段落表达一个意思,切忌啰嗦重复,行文断裂,不要用连接词,要尊重事实,切忌套话连篇,叙述不清。
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经验通讯➕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通讯的文体容量大,适合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它的发行时间比消息要慢,通常在消息发布一周内。但是体育通讯讲究时效性,一般消息发布后紧跟着也会发布。通讯就像一个整理工具,把零碎的消息整理成篇幅,便于受众完整全面地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6530/0f26e232736127f5.jpg)
四:记者如何发现新闻并进行采访?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记者应该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呢?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合理的知识结构
2对社会的充分了解
3善于积累和比较
4职业精神
说白了,不懂专业知识可以上网学习,翻阅资料,平时要用心发现生活,关心社会。善于思考和总结。
采访是否如同我们看到的那么容易呢?
由于记者的特殊性,采访是没有法律和行政约束力的,也就是说,被采访者随时可能会放你鸽子,这时候,就要体现自身人格魅力了。我们要把被采访者当成自己人,尊重理解他们,制造轻松的氛围,学会倾听,转移话题。甚至,可以借用中介进行拆墙。
说白了,套近乎,然后快速准确插入问题。
采访结束后,最重要就是整理稿件了,我一度认为自己文采不好,文学积累不够,心里一直否定自己,写不好新闻稿,但是所有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新闻稿一样有套路,前期练习不够,可以多看,多学,多练。
这是目前我学习和总结的知识,希望同行可以对我的面试多提一些建议,指明准备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