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容地生活?

作者: 咸泡饭 | 来源:发表于2016-05-14 21:26 被阅读683次

    文:咸泡饭

    图片来自网络

    1

    那时候我刚毕业,尚在报社当记者。刘哥是我的校友,比我早两年进社里。他留着文艺男才有的柔顺长发,坐在我斜对面的座位上。徐州人,酷爱吃狗肉(此处会不会招来爱狗人士的鸡蛋?)加啤酒。假如某天下班前刘哥吆喝一声:老子的一篇新闻稿又拿奖金了,我们就会自觉聚拢到刘哥周围,然后像跟屁虫一样随他进电梯,走出报社大门,右转进长春巷。那里已经狗肉飘香。

    某天,我和刘哥外出采写,去的时候坐中巴车。车歪歪扭扭地从市里跑到乡下,把我们丢在路口,随即掉头回程。司机的一只胳膊搭在车门上,露出性感的纹身。他用方言提醒我们:下午就一趟车,别错过。我和刘哥看看这里青山绿水,白云悠悠,顿时兴起,司机的话根本没进耳朵里(何况是有些听不懂的方言)。

    中巴车绝尘而去。我们按照提前规划的路线奔赴采访地点。工作完成得还算顺利。由于盛情难却,我们在被采访单位吃了午饭。刘哥没禁得住诱惑,小酌几杯酒(据说是当地特产的高粱酒),而我只对酱鹅头感兴趣,连吃四个。要不是顾及记者的职业形象,我没准把一盆全部解决掉。

    酒足饭饱后,我们与单位领导告别,拎着一袋土特产,打马回城。没曾想天色骤变,太阳好端端地说没就没了,暴雨接踵而至,如注如泻,那叫一个大呀。我们拼命钻进一栋房子里,站到屋檐下,还是免不了湿身。稍微缓过神后,我转身朝屋里望去,竟是一家民宿。进屋,刘哥说:总得消费点什么吧,不然会被赶走。

    于是点一壶茶,顺便问服务生:出小镇的车什么时候来?服务生说,早就走了呀。(可恶,又是方言。)我扭头看屋外,依旧暴雨倾盆。我露出怂样,担忧地说:这可咋回去?刘哥给了我一个鄙视的眼神。茶水尚未端来。他说:我去房间看看。

    回来后,他已经穿一身睡衣,柔顺长发擦得干干净净,显然洗过澡了。坐回沙发,打开电脑,左手拿小茶盏,轻啜一口。用一个舒适而销魂的姿势开始整理采访稿。我惊讶地在一旁发愣。他转过脸对我说:我开了房间,你也去冲个澡吧,反正今天走不了了。

    晚饭后,暴雨渐歇。太阳顽强地拨开云层,将温暖的余晖照耀到大地上。被雨水洗刷后的树叶显出干净而鲜亮的绿色。天地一片澄净。那是我所经历的为数不多的美妙时光。

    这世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用无所谓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糟糕境遇,也许会成功逆袭,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

    2

    我心怀远方和诗,也安于现在的苟且。假如不是现在的苟且,远方和诗是不存在的。远方永远在远方,抵达了,就不复为远方;诗是意境,我们不可能把生活过成意境,想想也就得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有不开心,都可能被打扰,心情轻易就会被破坏,所以必须无视情绪的垃圾。漫漫人生路,难免踩狗屎,无所谓的。

    我过去的人生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足以令评委们感动的悲惨故事。当然,让我感觉无比糟糕的时刻还真不少。比如高考前的“黑暗”时刻。比如替奇葩主管背黑锅。比如被马路杀手蹭到车而那天正好有急事。比如客户说了一大堆胡搅蛮缠的废话只不过想推卸责任、少付点钱。比如遇到欠钱不还而且不接电话的人渣。比如雨天被飞驰而过的车溅一身污水。每当这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又不会死。

    活在城市多么不易,随时都可能被一个喝醉酒的家伙开车撞死;从银行拎包出来可能会被一枪爆头;长得帅或者生得漂亮也可能被群殴(呀,我好危险);晚上更不能随便出门,鬼知道哪个变态色魔会放出什么大招。

    你得忍受早晚高峰期堵车、排队上厕所、交通管制、被城管驱逐等“城市病”;在人满为患的地铁里充当“香肠馅”;吸着汽车尾气和PM2.5,在鼎沸的人声中亦步亦趋。

    你离开安静的故乡,离开爱你的亲人,离开熟悉的生活,丢掉早已驾轻就熟的稳定工作,放弃还算不错的薪资待遇,离开那个让你感觉舒适的交际圈子,来到城市,然后需要一点一点消化掉陌生感带来的畏惧、孤独、力不从心,重新建立生活,安放自己。

    你要和各种奇葩周旋,听他们逻辑混乱的道理,还得谅解他们的古怪脾气。挤在群租房里,强迫鼻子慢慢习惯糟糕的气味。吃着屡禁不绝的毒大米、地沟油,还安慰自己说:“就当补充微量元素。”

    生活犹如荒野求生,我们从未被温柔相待,假如再不带劲地活着,让自己感到开心,那么对得起谁?

    3

    我出版第一本书后,特别在意读者对书的评价。各网商的评论版块基本天天查看一次,豆瓣网看得更勤快。一条好评能让我开心得屁滚尿流,一条差评会让我沮丧几天。尤其是豆瓣网上的差评,恨不得删除,但我知道自己没有权限,也不好和读者争辩。那样太不绅士,而且也不可能改变那位读者对书的看法。

    后来,我渐渐明白:每位读者的知识层次、审美趣味迥然不同,怎么可以奢望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呢?大师们的作品,在豆瓣评论里无不是毁誉参半、各说纷纭。那些“获得一致好评”的说法,本身就相当可疑。

    如今,我买书前也会先去看评论。好评看,差评也看。差评不会成为我购买某本书的障碍,好评亦不再具有蛊惑作用。我只把这些当作“立体”了解一本书的信息。它们只有参考价值,但这本书究竟“是好是坏”(当然,这种说法有问题,书无所谓好与坏),终究取决于你阅读之后的感受,适合你口味的才是好的,别人说的其实都不算数。

    “读库”书系的创办人张立宪(网络人称“六哥”)说:我们把书做好,等待您来发现。这是一种自信的态度,也是对待读者的正确方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本分工作做到位,剩下的就是期待遇见“对的人”。与喜欢你作品的人欣然握手,对不喜欢的读者说声抱歉,也只能这样了。对于作者来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创造出自己认为完美的作品。他不可能为读者而写;他只能为自己而写。

    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媚众,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4

    小时候,我们曾被父母和老师教导:一定要勤奋。关于勤奋和勤劳的名言多如牛毛、不胜枚举。长大后,公司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勤奋,否则没饭吃。据说,某成功学大师点破成功的秘诀,即“勤奋”二字,并带领学员们在课堂上齐声朗诵“勤奋”一百遍。关于“勤奋”的鸡汤文也是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泛滥成灾。

    我不敢否认勤奋的必要性,只是觉得矫枉过正。人当然不可以懒惰,那是一种没有尊严的活法,可是享受悠闲也完全没罪过。被鸡汤灌懵了的人,简直不允许自己闲下来,他们一旦觉得无事可做,就会心里发虚,认为虚度了光阴,自我的存在变得没价值。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朋友和亲人,他们即使外出旅游,也是电话不断,心里牵挂着手头的事情,游玩时显得火急火燎,难以尽兴。他们可以全身心地工作,却不能全身心地享乐。

    从容地生活状态需要心安理得地享受悠闲。你根本不需要用忙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忽略时间的流逝。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沿着开满樱花的小道漫无目的地走走,地上落满香樟树的老叶。公园的栅栏和绿化树过滤掉喧闹的市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也变得细弱。手机铃声尚未响起。只是看一看碧蓝的天空,听见慵懒的鸟啼,无聊地注视着一片树叶落入水面时激起的波纹,我就觉得很美好,要多好就有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从容地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q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