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买的是《好好学习》预售签名版,成甲老师的签名很帅。后来情人节有活动,就想买本送锐哥。只是货到公司,忘了带回去,就把签名版的给了她。所以,现在我手中的是无签名的。签名有纪念意义,但并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我情人节送了一个女生一本书。
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学习方式?—正了个文—
当我看到知乎的某些大V的回答时,当我看到微信公众的某篇10W+时,总是会感慨: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主题,为什么他们的某个观点能够如此深刻?为什么他们能从一个观点拓展到另一个观点,举一反五。
之前参加了一个阅读训练营,通过那样的阅读技巧,确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的效率。每次阅读就像看教科书一般,根据目录画出思维导图,划出一些所谓的重点。这件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确实比什么都不干要强上些许。但是我仍觉得不对劲。问题就出在读书笔记上。 说得好听点,叫做笔记摘录,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一“搬砖工”。
在这个时代,不再是表面的知识数量比拼,而是知识的深度比拼。我一直去追逐着阅读更多的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却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中。你以为你知道很多东西,但当别人问起你读过的某本书时,哑口无言。更遑论做到横向拓展或是纵向深入了。
于是,我就有了三点疑惑:
1. 我现在的学习方法,效率太低,那正确的学习思维是怎样的?
2. 学习是一种技能,我该如何提升这种技能?
3. 我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今天只讲第一个困惑。
(为什么不写完?——暂时懒得写辣么多。)
一、提升认知深度
书中提到临界知识一词。它解释到: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体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几大的提升学习效率。
想要使用临界知识,首先要了解是, 是深度认知,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至少三个方面来入手。
1. 从形式上而言,我们分析具体现象问题时,找出抽象的规律;而不是指从问题本身找答案。
2. 得出某种结论时,必须要有实验验证或足够的数据做分析;而非依据个人的主观感受、情绪或者经验。
3. 解决一个问题时,思考如何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思考问题;而非只能解决一个特定问题。
所以,在回答或解决某个问题时,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问自己:这个问题或者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我有实验或数据支撑我的结论吗?它还能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
当明白了认知深度,再学临界知识就容易多了。
二、学习临界知识
学习临界知识,就要有两个底层心态。
1. 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与红灯思维相对。所谓的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想法,一听到有人反驳自己,即便对方的观点,在客观上来说,是对的。 你也会不自主的防备对方,过滤或反击对方的观点。这称为为习惯性防卫。
这种防卫是由人的天性,是从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这并不利于我们学习。所以我们要用绿灯思维打破它。
当遇到新的、不同的观点时,我们不一定一味的抵触,而是思考这个观点有什么价值。
当别人质疑你的观点时,我们不要把“我这个人”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而是不对人的分析对方的意见。把二者混为一谈,容易使人产生负面情况,激发习惯性防卫。实际上,或许对方压根没有否定你这个人的意思。你想多了。
2. 以慢为快。
我记得在阅读训练的时候,老师讲过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时老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教我们提高阅读速度。但后来仔细想来,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要快,就真的可以吗?
记得《网球王子》中,菊丸英二的优势就是快,在锻炼耐力前,他只能坚持打半场的时间。如果没法把握前半场就能赢的情况下,后半场简直就灾难。所以,只是块,是不够的。
成甲老师提到以慢为快。想要高效率的学习,想要赢的一场比赛,就得慢慢来。慢在何处才恰当?
结硬寨,打硬仗。
这是来曾国藩打太平天国的要领。大意就是到一个地方就挖壕,直到把整个城市外围全部用壕沟隔断,断粮断水,把敌军拖死。
我们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总以为自己懂了,知道了,但一被问起就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其实就是没有打通知识阻塞,才一知半解。只有扎扎实实搞明白那些阻塞,实现融汇贯通,才能把“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变成“真正知道了”。
另外,就是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虽然到处充斥着“六个月学会一门外语”“7天考前突击期末高分”“一小时学会”“3分钟读懂人性”.....等标题。但是要吃透一件事,绝对不能靠这类快餐偷懒走捷径。
关于考前一周突击的事,我也干过。在那一周里,无论我如何日以继夜,把名词解释、理论模型背的多么滚瓜烂熟,一旦考试结束,连个P也不记得了。反而是那些花了功夫,花了大量时间,一点一点磨出来的东西,像是印刻于脑一般,下意识的能脱口而出。
想要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就得花慢功夫去磨透那些重要的问题。
三、读书启发
阅读是学习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由以上,我们也大概知道该如何读书。
把新知识联结到旧知识或已有的经验上,用自己熟知的东西去理解新的事物,更容易记住新事物。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把时间多花在研究书中知识和反思启发上,而不是花在搜寻更多书籍或囫囵吞枣上。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
读书不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从读书中一点点培养,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各个领域发现最基本、最底层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学习是一门技能。只了解学习方式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怎样提升学习的能力。下一篇就将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