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读的重要性及操作要领
导入:

01做教室里的“说书人”
每天十分钟,大声读书,让孩子们用耳朵倾听名著,成为教室里的“说书人”。
早在1990-1991年,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就曾对32个国家。21万名9-14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广泛的阅读研究,发现全世界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有几点共同之处,其中一点就是:成人对儿童朗读的频率。
因此,阅读从倾听开始。
02谈谈大声读的重要性。
大声读的重要性:一是构建了某一刻师生共同的彼侧世界;二是给予孩子最畅快的阅读享受;三是给予孩子最直接的语言滋养;四是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03谈谈大声读的操作要领:
连续性是第一原则。
一要有合理计划。首先是朗读时间规划。建议每次10-20分钟。其次是朗读总量安排,建议每学期以两本左右整本书的持续朗读为主,另外根据年龄和班级特点,加上一些绘本和短篇作品的朗读。
二要精心选书。首先,选择有言语生命的书籍。其次。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在照顾孩子喜好的同时,运用大声读的形式,朗读一些稍有难度的作品。
三是设计开场。一要从封面插图切入;二是从作品的名字切入;三是从孩子熟悉的话题切入。
四是用心朗读。梅子涵:一个好的教文学的老师,他不能够是无动于衷,装着什么事也没有似的去叙述一个出色、动人的文学故事。
五是适时停留。持续的大声读当中,不需要太多停留,一两处即可,以此保证故事的连贯性。
六是读后对话。朗读故事的过程中,师生间尽可能少些讨论和对话。而在朗读故事后,安排一两个问题来讨论,可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并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04关于大声读的几点疑问和提醒
一是大声读需要每个孩子都有书吗?
大声读可以解决孩子独立阅读能力欠缺及部分地区学生购买图书有困难的现状,让更多的孩子热爱阅读,享受同等阅读的机会。
如果学生的家庭状况允许,应鼓励孩子买书。中高年级的孩子也和低年级孩子一样喜欢大声读。
二是每本书都需要老师从头到尾吗?
三是如何利用大声读调控自主阅读的热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