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认知引导,你重视过么?

作者: 迈村彩虹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14:28 被阅读26次

    Maria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由于父母在她的童年几乎没强势干涉过她的成长,所以她看起来像个学龄前的孩子,天真,外向,对人没有任何芥蒂,十分热情。如果幼儿园意味着一个孩子在团体中的适应,那么小学俨然是个小型社会了。Maria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学校生活,一切新鲜又充满规则,对于老师明确规定的规则,她适应得很好,而对于同学之间交往的潜规则来说,显然就不是那么好适应了,她需要面对与自己非常不同的个体和认知,在碰撞中不断调适自己,从而真正融入进群体。本以为自己外向又爱交朋友的女儿在这方面绝对不会碰到问题,所以妈妈并没有过多关注女儿交朋友的事,可是越觉得不可能还真就遇上了。

    事情发生在三年级,有天妈妈去接Maria,一上车孩子就哭了,还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Maria,你不许再靠近我们,我们不想和你做朋友,还有,你不许哭。署名XXX和XXX。”

    孩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觉得XXX是个很好的人,她以前对我很好,所以我好想和她交朋友,可是她受XXX影响就不理我了,还让我当狗,说让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让我不准动我就一动也不动,不然就不和我好,还说如果不给她们带吃的,就不跟我好,我都照她们说的做了,可是她们拿了东西之后还是不理我,妈妈,为了她们我一直忍着,我忍了很久很久,可今天她们给我这张纸,我的心好难过啊,妈妈。”

    妈妈听了孩子这番话,想到二年级开始女儿就总是带很多糖果上学,新买的文具总是瞬间就没有,自己用的永远都是破破烂烂的,内心碎成一片一片,在安慰了女儿之后,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一个人见人夸情商高的孩子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竟然到了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去交朋友,以利益去换朋友这样的境地,做为妈妈,真是太疏乎了,孩子本身爱交朋友并没有问题,在集体中遇见各种各样的个体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家长没有帮孩子及时把自尊与择友、真诚与交易的界限划分清楚,自以为理所当然的原则并没有及时传达给孩子,导致孩子一味牺牲和隐忍,最终小小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于是妈妈联合爸爸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检视,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首先把这张纸条给孩子的老师和家长看,启发了他们应该重视的部分,相信那两个孩子拿交友做为换取利益的筹码以及尊重他人等方面也存在需要引导的地方。而对于Maria,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利用一切人与人交往的事件现场教育,逐步告诉她,首先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为志同道合彼此欣赏而成为朋友,并非因为任何的好处或一个人听另一个人的话而成为朋友;其次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真诚、尊重,懂得尊重别人也需要被尊重,这样大家都能开心长久地相处。懂得自爱,学会拒绝;再次,也许你很欣赏一个人,很想和她做朋友,但是她并不想,则不可强求,因为他也许未必需要,也并非你觉得对他好他就觉得真的好,保留一份欣赏,真诚地赞美,缘份自有安排。

    这也许对某些孩子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可这一切有关克制、拿捏的心理及行为对一个简单直接天性热情的孩子来说就需要反复地学习和训练了,Maria的父母并没有责备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急于求成,小心地呵护着孩子的纯真以及对父母的信任。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观察着孩子的变化,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一点一点学习做到,一点也不比学走路容易。

    到了四年级,Maria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闺密,一起学习,一起玩乐,一起分享心情和喜欢的事物。有一天,Maria和妈妈说,“妈妈,现在好多人都来问我怎样可以做我的闺蜜,因为我和闺蜜分享了许多好东西,不是交换,而是真心地分享,她们特别羡慕就跑来问我,你知道我是怎么回答的么?我说当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时候我就告诉你。因为我知道她们只是想要那些好东西而不是真的想成为我的闺蜜。可我的闺蜜不同,她不是因为我送她东西而和我在一起,她正直善良而且说到做到,我送她东西是因为我想和她分享。”

    听到这里,妈妈不禁欣慰,多么智慧的回答,多么好的孩子,她对交朋友的分寸已经掌握了,懂得看见本质也懂得合理地拒绝与珍惜,未来的路一定有朋友相伴而不孤单。而这里妈妈又开始教育更高一个层次的技巧,“Maria,你知道什么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么?”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轻素质的情况,似乎孩子只要成绩全优就代表她人格也完善发展了,这是危险的,恰恰是这种唯成绩论导致了大量情商低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出现,成年以后,这样的人必然缺少真正的朋友,内心很难找到快乐。所谓成功绝不仅仅是职业好、赚钱多、地位高那么狭隘,永远拥有幸福的能力,拥有支持自己的朋友们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将决定你在这一条奋斗的路上能走多长走多远。而这一切都源于儿时的认知教育啊。

    Maria父母的做法有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不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就应该知道,没有放过问题,但也不过于看重问题,采取了较妥当的面对。

    2.遇到问题不责骂孩子而是反省自身,不在孩子受伤的内心补刀,保护了孩子的信任,也没有过多批评他人的过失,立场比较中立。

    3.不着力于讲道理,以身作则实时插空教育,事半功倍。

    4.不急于求成,要求孩子马上可以拿捏自如,而是拿出了加倍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去吸收和成长。

    在做父母的路上,不注意时时都没问题,注意起来处处都是问题,愿每一位父母有沧海拾贝的眼光有的放矢,也有从善如流的智慧妥善处理,以宽容的心面对琐碎的错,在人生长河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友认知引导,你重视过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qr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