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十五天,我终于更完了《请不要在风雨后走散》,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完整的小说,写了有两万多字。假期我的工作忙,有时晚上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没有时间看书和听课,为了不间断日更,所以就把原来有个雏形小说进行修改扩充,每天更一千多字,坚持写了十五天,庆幸的是《请不要在风雨后走散》终于成为完整的故事。但作为练笔之作肯定有许多不足,敬请文友和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
小说的主人公海棠经历了婚姻的七年之痒,面对丈夫的不忠,她没有轻易放弃,始终保持着对孩子和丈夫的爱。在人生的风雨中,她坚强面对,努力前行。最后云帆醒悟,回归家庭,海棠选择原谅。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但同时它又是神圣的,不是随随便便,更不是不负责任。小宝所在的三口之家是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典型之家,独生子女居多,孩子比较敏感,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如果爱缺失,会导致孩子忧郁,变得偏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此刻我的心并不平静,其实海棠、云帆和小宝的故事还在继续。在世俗的婚姻里,真爱被淹没在纷繁的琐碎中了,误解、纠葛、彼此的伤害……难道我们因为这些而放弃婚姻吗?我不赞同,在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主张,任意一方都有放弃的权利。但是,我说的是:
作为父母双方要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那就是双方都要为孩子考虑,不能只顾自己,而随意破坏家庭,放弃孩子。
在这一点,我也用大量的笔墨来展现孩子的状态,在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一样重要,他不能离开任何一方。小宝是个聪明的孩子,她为了让妈妈快乐起来,给妈妈折海棠花,给老爷爷钱买海棠花,她孩子气地说:“我不会离开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人永远在一起。”这是孩子的心声。
在我教的班级里,有好几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有一个叫同梓明的孩子,他父母离异后,妈妈再婚后,就没了消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和奶奶照顾孩子,听说他爷爷脾气暴躁,不顺心了就打孩子。同梓明学习基础差,在课堂上不敢发言,眼里满含着忧郁,畏畏缩缩。我让学生们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他歪歪扭扭地写出这样几句话:爸爸妈妈早上出去买菜,他们没有回来,我很担心;到了中午,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很担心;到了晚上,他们还没回来,我很失望……
孩子的心里不知有多少期待,我看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写字差,他不敢发言,甚至他的同桌告他不完成作业,我都没脾气,我真的不愿对他说严厉的话,只是耐心地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
一个叫陈康的小学生,是一个男孩子,说话怯怯弱弱,写作业很磨蹭,好多字也不会写,我和他爸爸说他的情况,他爸说:“他慢,你就打,我在家里就打他。”孩子听到“打”字,身子抖了一下,我看到他胆怯的样子,赶紧扶住孩子的肩。“孩子这么可爱,就是胆小了点,她妈妈肯定舍不得打孩子。”我对他爸爸说。
“我和她妈离婚了,她妈走了,再也没回来……”他爸爸一脸悲戚。
我愣住了,我不知道怎样来安慰孩子,只是默默把他送出很远,末了,我对陈康的爸爸说:“孩子小,现在这个情况,孩子更不能打了。”
从云帆的角度说,过了新婚期,家庭就是一个栖息地,他只是放纵自己的本性,除去工作日,或喝酒,或娱乐,都是率性而为,很少考虑家人的想法,无形中对妻子和孩子造成伤害。家是需要经营的,妻子需要爱护,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一个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是女人情绪的晴雨表。是孩子的心灵归宿地,虽然孩子和母亲亲近,最终决定孩子的人生目标却与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从海棠的角度看,在未看明真相前,她觉得婚姻就是女人的一切,为它喜,为它愁,除过工作,她的快乐和痛苦都和孩子、丈夫息息相关,她没有自己的交际圈,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她很被动地生活,依赖心理增强,也使对方感到压抑和沉重。很多时候,爱超过八分,就过了,就成了对方的负累,也没有了爱的乐趣。爱要刚刚好,爱对方,也爱自己,也许这样才能长久。
一个稳固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家人要长长久久,就要懂得经营,需要宽容和付出,而不是迎合。惟愿《请不要在风雨后走散》能给人带来生活的启示,愿家家和顺,家家美满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