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推销员之死》。看到原本热爱父亲的两兄弟,最终竟成了压死老头的最后一根稻草。小人物的大悲剧,曲中人散灯光暗。
百度了解了作者背景,才发现作者阿瑟•米勒竟然是玛丽莲•梦露的第三任老公!也便顺道详细了解了下梦露:一个表面风光的女子,内心却孤独破败。所以早早离世,应该也算是种解脱。经历过那许多的折磨与毁坏,修补不好自己的心灵也是情有可原的。才子佳人的佳话,也如戏剧般,终是黑色落幕。
网上买的家乡的萝卜干,是记忆里外婆的味道。虽然价格有些昂贵,但总算是在千里之外,吃到了回忆里的味道,值得值得!只是也许因为许久没有吃过家乡的口味,一个晚上都在不停地喝水。
朋友借的《看见》终于没在两周内读完,所以明天还是要还给她才好。图书馆借阅的四本书,也还有两本没有翻页。总觉得自己想法很多,可是真正坚持去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少了。
对别人总是挑剔,对自己总是宽容。人性真的讨厌,又全是无奈。我总是希望别人对我多些宽待,却常常忘记应该要首先对别人多些仁慈才有可能得到的。
很想吃烤肉,可是真的去吃又吃不了一点。最近总是一直想着吃吃吃,是堕落了吗?无解。
今年一切都很平静,没有台风,没有突然的寒冷。眼看着到2020年了,也许是因为夹在圣诞和春节之间,元旦显得特别没有存在感。我也显得特别没有存在感。
大家为什么要熬夜?是习惯了还是被迫如此?我想,因为熬夜是件极简单的事情吧。脱下白天的伪装,在自己最舒服的环境里,想要多待一会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是个对小窝及其依赖的人,在外面多么刚硬不阿,回来后总是最温顺平和的。
我还没有码完今天的字,不敢睡。可确实已经意识模糊,想要做梦了。很希望能在清醒的时候规划自己的梦,然后在梦里过得快乐自在些。我想要会去吃许多记忆里无法忘怀的味道,哪怕再没有童年好友。
今天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一群衣着光鲜、神态自若的主妇。之前很同情这样一些“老女人”。认为哪怕再有钱,又了家庭和孩子,多只是表面光鲜罢了。可是真实地看到她们怡然自得的神态时,我竟有些心生羡慕。哪怕脸上的皱纹怎么也遮不住了,不必为生活奔波,在工作日的清晨便有三五好友可以结伴游山玩水,也是很好的状态呢。
年轻时当然也会出去游玩,以为风华正茂,有无数的角度可以拍出无数的照片,留存炫耀。可是年轻的我们,心里多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囊中羞涩,花了过长的时间在比较价格和节约开支上。
哪种方式更好,谁也不清楚。幸运且努力的人,也许可以在有生之年历经这两种状态。可多数人,都只是在一种状态里或羡慕或揶揄另外一种,真心能感同身受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常常谈回忆,也谈未来。却不知当下求索的,是否能连接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