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戏》如何教我们写作文

《社戏》如何教我们写作文

作者: 非常道_faae | 来源:发表于2022-03-05 20:59 被阅读0次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可是,读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学几点写作方法,尤其对初高中同学写作文挺有帮助。

    1、首尾呼应扣题。文章开头先写自己随母归省平桥村,再叙述平桥村的状况,笔锋一转,便有议论“但在我是乐土”,开启下文两段“我”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接着来个过渡句“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叙述看“社戏”要到赵庄去的原因,扣题并引出看社戏前后的故事情节。

    结尾有个总结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议论抒发情感,自然天成。

    2、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社戏”为线索,写了戏前波折、看戏、戏后余波,这三个情节里面再套情节(故事)。

    比如,“我”想去看戏,可母亲不愿意,因为:本村和邻村叫不到船;她不愿“我”和别人一起去;怕外祖母担心。我心里不愿意,不吃饭,被外祖母发现,事情才有了转机:有了大船;还是双喜打包票,小伙伴一起去。他们才出了门。这个波折很完整吧?

    再比如,详写的看戏情节就有三段故事,第一,小伙伴们夏夜行船技术高超,船上我感受到的江南月下美景,用了不同的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去写,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第二,船头看戏,在酷似“仙境”的戏台远处,“我”看的最美的一折,只是“一个红杉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我最想看的铁头老生翻筋斗,没有;我想喝的豆浆,也没有;我最不想看要最怕看的“咿咿呀呀的唱”,有了;还是个老旦,“那老旦当初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许多功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她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还再不进去了。于是,大家就调转船头归航。第三,归航时,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离平桥村一里模样,船行慢了,说乏了想东西吃,于是先在阿发后又到六一公公的地里摘了豆,在船上煮了,大家撮着吃。

    看戏,路上景美,戏不算好看,归途的豆好吃。各段时间内,让读者感到趣味各异。

    3、本文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这一点在记叙类作文中尤其重要。比如:在月夜行船前去赵庄的途中,作者做了大量的景物描写,视觉上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嗅觉上“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的清香”,听觉上的“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同时,在描写中又配合抒情“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情景交融 ,使这一段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增强了文章的迷人色彩,抒发作者对农村的热爱。

    另:本段启示我们,景物描写可以用不同的感官来写,还可以用一定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行文中,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在现今的试题答案要求中尤为强调,只是同学们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困难。比如:

    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这几句话里面,连用了几个关联词,表示了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使得这些信息显得思维起伏,表现小伙伴玩耍时能不拘行辈、自由自在,反映了平桥村淳朴的民风,表达效果比同学们的平铺直叙更生动,信息量更大。

    5、文中的叙述者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表现的是孩子的心理,语言就多了些童话的浪漫色彩,比如我《可爱的社戏》里的几个句子。启示我们,作文时要确定恰当的人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戏》如何教我们写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xu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