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在教室书架看到《摆渡人》这本书,很久听说过,一直没有看,带着好奇翻阅。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封面“摆渡人”上方的一行字,很是喜欢。本书作者是(英)克莱儿.麦克福尔,内容简介中迪伦在荒原遇到一位男孩,其中说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引起我更大阅读兴趣,他到底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知道了迪伦是单亲,她所处的生活环境,她渴望亲情,特别是想看到亲生父亲;她也渴望友情,怀念她曾经的好朋友。但现实的生活并不如她所愿,母亲的唠叨,对她的不懂,同学们对她的嘲讽,她鼓起勇气和父亲联系,决定一人去找父亲。乘上火车,满怀期待的她所乘列车却出事了,自己在车祸中灵魂出窍,也可以说死去,灵魂脱离身体,遇到一位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男孩——崔斯坦。
这位名叫崔斯坦的男孩引导着她,一起走向荒原,在荒原历经艰难险阻,特别是与恶魔们的斗争,一次次从危险中脱身,在一起相处中,两个人产生了真挚的情感。迪伦也知道了自己死亡的真相,也知道了男孩的身份,因为有崔斯坦在,她没有恐惧死亡,也没有对家人更多的思念,希望一直有他在身边。经历那么多,最终把迪伦互送到安全地方——一个同样被称作“家”的地方,也是所有人死亡后,经过荒原最终到达的归宿,那里没有危险,没有恶魔,一切是那么安静美好,但没有了崔斯坦,迪伦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她冒着有可能被恶魔撕裂的危险,再次返回充满危险的“荒原”,去寻找崔斯坦,她更清楚她需要他,不能没有他。
看到崔斯坦送迪伦到荒原尽头,两人可能要永久离别时,我的心也好疼,为有情人的离别而遗憾难过。深深感觉到两人的情感是那么真诚而纯洁,崔斯坦为了迪伦的安全,于自己生命而不顾,历经多少痛苦,与恶魔斗争。看着仿佛亲眼目睹着她们的相处和即将离别,可以感受到她们彼此的心意。自己已经身临其境,细腻的描写,已经忘记自己只是读者而已,泪水模糊了双眼,祈祷她们可以再次重逢,可以永远在一起,想到曾经看《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时,也因书中她们离别的爱而哭的稀里哗啦。是泪眼低吗?总容易被感染,似乎可以感触到她们的爱与痛,为她们的真爱而感动,为她们的离别而痛心,为每份真情所感动。
迪伦由最初在荒原的迷茫、恐惧,到最后独自去荒原寻找崔斯坦时的勇敢、坚定,由柔弱到坚强,最大的支撑是精神支柱——对崔斯坦的爱。她明白了自己所需要,看清楚了自己的心。她的摆渡人已经是她活下去的全部意义。
为她们再次在荒原相遇而欣喜,这次换做迪伦做向导,来坚定崔斯坦的信心,带领她返回人世,很感谢作者设置的结局——以喜剧而结束,否则又会惹我多少泪与痛。
迪伦是幸运者,遇到了她灵魂的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