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致匠心
李宗盛的跨界广告《致匠心》,短短的几分钟,大部分是李宗盛用他沙哑低沉的嗓音娓娓道来,剖析内心的独白,句句沉入人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份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匠人是时下被热议的词。很多企业做的广告也会提及,这篇《致匠心》是我最喜欢的。李宗盛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貌似浅显的文字却带着打动人心的魔力。简单直白的刺入内心。打人文牌的物品,被赋予温度,让它不单单只是一个物件,更是一种情怀的延续。
【千锤百炼 用心极致】
《庄子》中有记载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谐的音律。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是用眼睛去看,依照牛身体本身的结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个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的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就解开了。
用心到极致,便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到巅峰。
对于厨师来说,刀已经不单单是刀,它以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做到灵与肉的结合,便可削骨如泥。同样的,在看巴西队踢球的时候也会有一种球是他们身体一部分的错觉,他们把足球踢到了极致。对于演员,往往完美诠释一个角色的时候,他或她本身便与这个角色模糊了界限,人在戏中,戏如人生。
【不负时光】
小时候,看到花香微醺,阳光淋照,坐在院门口的奶奶一针一线的缝制拼布的小老虎,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布头渐渐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可爱小动物,内心的那份惊讶和喜悦现在仍记得清晰。
奶奶的手工活作得巧。小老虎,五毒婴儿衣,虎头鞋,每一件都精巧细致,常常会有人来求奶奶帮忙制作。我的那些小玩具,五彩斑斓的手鞠球,布制的玩偶,往往买来的玩具玩不了两天便丢弃在一旁,而手工的玩具却足足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即使脏了破了也舍不得丢弃。
现在想来,奶奶何尝不算是一个匠人?她会为了配色好看跑很远的地方,就为了那里有卖颜色最正线的商店。她会深思熟虑好多天想花样,就为了做一件小小的婴儿衣。虽然微不足道,却正体现了匠人精神,用心制作,包容情怀。
有人学富五车,在某一领域做着特殊贡献;也有人没有耀眼的学历和很高的知识,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技能的完美,依靠专注和钻研,把一项技术不断提高,成为行业的翘楚,创造出自己的精彩。
无论哪一种,都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时光沉淀修行内心,用心做点事情,不负时光,传承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