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灵修10:5-14
耶稣希望他们外邦人路不要去,撒玛利亚人的城不要进,这似乎和耶稣的大使命相冲突。其实不然,这是耶稣首次打发门徒出去服侍,他不希望门徒遇到太大的麻烦,因为他知道,服侍不是冒险,而是让他们经历恩典,任务的首秀不能太硬强度。一旦门徒的生命和阅历成熟了,耶稣就会告诉他们更多的命令和挑战。神对我们的生命锻炼也是如此,当我们初入教会的时候,神不会把过重的担子放在我们的肩头上。一旦我们开始成熟,神就会加大对我们的挑战和任务,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更多的挑战和锻炼,从而得到更多的恩典。
只往以色列家那些迷失的羊那里去。这就告诉我们虽然是在以色列家却还是有很多迷失的羊群。今天的教会也是如此,我们在外出宣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家里还是有很多的羊群需要我们去喂养和牧养。所谓的牧养:就是我们成为属灵的搬运工,让羊群得饱足。
耶稣是随走随传,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都要传,今天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命令,我们都是走到教堂,才开始传,而且传也是只有几个所谓的传道人在工作而已,但是耶稣的命令却没有说是对传道人,或者说当时的传道人是指所有人,而不是像我们今天的专业化的人。当传道人成为传福音事工的代名词,换句话说,福音只是成为某些人的专利,而不是所有人之红利的话,我想说,这是教会的悲哀,而不是耶稣的可怜。
耶稣说什么?说“天国近了”。这是约翰的宣告词,耶稣想也不想就copy了。此时耶稣也要求门徒去说这个已经重复很久的信息。难道耶稣没有其他的道可以讲,非要用约翰用过的信息吗?这句话一半对,一半不对。耶稣是乐意并故意地重复这篇信息,因为这个信息太重要了,所以他需要他的学生们也可以去传讲这篇信息。
神迹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传道素材,耶稣没有禁止神迹,也是希望门徒的传道事工充满神迹,但是这些神迹就是记号,不是神本身。如果一个人只会看神迹,他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这个神迹的消亡而消亡,因为神迹不能代替神。神迹是白白地从神那里领受的,我们给出去的时候,也是要白白的付出,千万不要为了显扬自身的利益而去求神迹或者行神迹。神迹是为了让人得着自由,而不是让人因为神迹而受捆绑。如果我们释放了别人(对别人行神迹),却捆绑了自己(陷在神迹里),那么这样的神迹只会让我们更佳堕落。
口袋里不要带钱,这是耶稣早期的命令,后来我们知道教会的早期也是没有金和银,这是说明教会的产生、发展和复兴不是和钱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会发现福音会给地区带来经济的腾飞,但是区域经济的腾飞却无法带来福音的复兴。
传道人的信心不是当你“有”的时候,你才无后顾之忧去服侍,而是通过服侍让你的生命无后顾之忧。上帝可以供应万物的需要,祂更不会忽略他儿女的缺乏。信心的根基是仰望,而不是索求。
进入哪一家,或哪一城,你就住他家,这不仅是考验传道人的信心,同时也是测验接待家庭的信心。双方信心的结合才是我们领受上帝恩典的全部。神的恩典带出平安,这个平安不仅是文字的安慰,更是一种内心实际经历信心后的结果。没有信心就没有平安。进入之人若没有信心就没有平安;接待的人如果没有信心也是没有平安。平安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句问候,平安是从神那获得的真实恩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