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该是“文艺青年”
文/石岩磊
广义上讲,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而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则给出了它的几个特征:一是爱好文艺,喜欢电影、音乐之类;二是有不切实际的梦想,痴呆而固执;三是没有生活能力,挣不到钱。如果再进一步归纳的话,可以说文艺青年显著的特点是“二”和“穷”。
作家王朔应该算是最典型的“文艺青年”了,他的好朋友马未都曾讲过他的一个故事:在王朔年轻时,他家门口有个修自行车的老汉,那人高门大嗓总爱与人吵吵,搅得王朔心烦意乱。于是他就去问那男子:“给你三万块钱,你能走吗?”王朔的话让对方吃了一惊,然后肯定地说:“好!好!没问题!”当他拿到钱后,马上收拾东西走人了。事后马未都才知道,当时王朔手头就只有3万多,而且他还担心修车人会再回来,就笑道:“他怎么可能回来,他只怕你反悔呢!”
王朔的“二虎”可见一斑,在他眼里钱只不过是粪土,尤其是别人的钱。文艺青年头脑中充斥着玫瑰色的梦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尤其是闻不惯“铜臭味”,便因此具有了清高的意蕴。他们或许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也没有李白口呼“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狷,但他们的特立独行还是会令人眼前一亮,犹如在满天的霾气中吹来的一股清风,让人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
不去斤斤计较钱财,也就很难富裕,虽然王朔的多部小说搬上了荧屏,如《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等等,他参与策划的电视连续剧《渴望》与《编辑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可他并未因此而富得流油,现在更是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简单生活,这可能就是“二”的结局和代价吧。然而,文艺青年们并非真的穷,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比丰富,无论是写作画画,还是看电影听音乐,他们常常沉醉在“自嗨”的幻觉里,不愿回到现实在名利的刀尖上起舞。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文艺青年”,因为都有摆脱钱财浸淫的渴望,希望过上没有纷争、没有勾心斗角的安逸生活,只是大部分人在极力避免做出不合规矩的事,在循规蹈矩中将“犯傻”的冲动泯灭了,可内心深处仍揣着只欢蹦乱跳的小白兔,偶尔也会露出天真可爱的短尾巴:一个大男人会把路边采的野花供进花瓶,趿拉着拖鞋的老头突然会在摩肩接踵的广场兀自大声唱上两句京剧,穿着时尚的少妇会蹲下身为受伤的鸽子泪沾香腮。
或许正是这“文艺气息”丰富了我们的世界,让铅灰色的天空增了一抹亮蓝,给泥泞的大地添了一缕花香,叫躁动的河水多了些许平静。我们都应该成为文艺青年,在奔忙里能够翻一页闲书,在角力中存有一丝悲悯,在争夺间勿忘廉耻,“二”便会成为快乐的代名词,“穷”也会变为“乐呵”的同义语,整个人似乎真的也年轻了许多。
2018.8.29
每个人都该是“文艺青年”
网友评论
我也会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