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丨恶邻

作者: 夏风轻吟 | 来源:发表于2024-12-09 14:52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

盛夏午后的阳光,白晃晃地刺眼。

天气预报又是38°C高温。高温天热得人心焦婆烦的。

一座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式两层木楼,一间墙壁上,白灰东一块西一块掉落不少的办公室,一把澄亮的落地电扇,与破旧的室内形成鲜明的对比。电扇吃力地左右来回摇晃,发出“哗哗哗”声,它努力将自己吹出的风,吹向坐在办公桌两旁的人。

但,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电扇吹出来的风并不凉快,风带着甚至比体温还高岀一丝丝的温度,打在人身上,瞬间仿佛给人披上了一层温热的纱布,体感反而更热了。

办公室里的人,嫌白花花的太阳刺眼,便将窗帘拉上,一来可以将热浪拒之窗外,二来视觉上看起来会凉快一点。虽然,室内仍是挡不住的滚滚热浪。

桌在办公桌前的我,被这热风吹得有些难受。

桌前,摆放着被我翻了一半的案卷。这是一起破坏生产经营案,犯罪嫌疑人几个月前,将邻居地里,几亩正在抽穗的玉米、田中长势正旺的稻谷,统统砍倒在地里、田中,造成邻居家今年的庄稼颗粒无收。

问起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说是邻居想害死他,他也是被逼无奈才报复的。

而受害者一方,面对从天而降的无妄之灾,很是无辜,一脸懵逼地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明明两家人之间,平时也没产生过什么大的过节啊。

再看看犯罪嫌疑人罗列的那些,让他产生报复的理由,简直让人觉得啼笑皆非,莫名其妙。

直觉告诉我,这个犯罪嫌疑人有点不一样,与常人不太一样了……

犯罪嫌疑人的种种不正常的表现,加之案卷笔录字体写的歪歪扭扭难以辨认,让我对手上这个案子有种说不出的烦燥。

工作一年多来,我已逐渐习惯面对各种潦草、狂野不羁的字体。不好辩认就慢慢看,有时干脆跳过去,回头再去联系上下文,大概弄懂某句话表达的意思。只要不是关键证据部分,反正也无大碍。

有时科室里同事之间闲聊,说起阅卷奇遇,也是种种奇葩事……说是有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办案者的卷宗,错别字多且不说,有的干脆还画个符号表意,象形文字都给整岀来咯……

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基层政法机关,并不奇怪。因为单位里至少一半的人,都是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部队转业复员军人,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是小学或初中,高中文化的都少,大学生更是鳞毛凤角,办案主要是靠经验与责任感。毕业于专业政法院校的人极少。

我从政法学院毕业后,多多少少算是单位里专业人才吧,被分配在公安局这栋大楼里的预审科。科室的任务,就是将刑侦部门侦查完毕,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的案件,从案情、证据等方面再进行全面审核,看犯罪证据链是否完整、案件定性是否准确、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是否具备向检察院提请审查起诉。如果证据不足,就需继续侦查,除非证据差得太多工作量太大,我们会退回刑侦部门继续侦查,一般来说都是我们自己完善证据。

从职责看,预审是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的最后一道关口,相当于公安局办案的质检部门。有时遇到案情特别重大的案件,我们也会提前介入,跟随案侦部门,一同深入现场一线工作。工作一年多来,我对这套流程基本熟悉。

天气太热,更凭添几分烦闷。

我抬头看看对面桌的师傅,他正在专注地阅卷,仿佛不曾感受到天气的炎热。

这也是我最佩服师傅的地方之一,他工作起来特别专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他能快速进入一种心流状态。

师傅基本上在阅卷完毕,就能准确指出案卷在侦查阶段存在的问题,需要补充的证据是啥。这就是专业能力。

“嘀铃铃…… ”突然,桌上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师傅拿起电话,说了几句,然后有些着急地对我说:“小李,A地发生一起杀人案,死亡2人,案情重大,上级要求我们提前介入,你和我一起去吧。”

“杀人案?”

我的心,因紧张而咯噔了一下。

工作一年多,虽也算见识了不少案件,但听到是杀人命案,还是会条件反射般,因紧张变得心跳加速。

“是,现在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局长要求我们预审科提前介入!”

也许是怕我再问,师傅三言两语地说。

我赶紧把桌上的案卷收拢合起、放入抽屉、然后上锁。

顺便将一个笔记本和钢笔装进随身工作袋,小跑几步,跟着师傅来到局里院坝里。

院坝正中,停着一辆已发动的警车,发出“突、突、突”的声音。

开车的司机,显然之前已接到出警通知,坐在方向盘前等着。走近车边,我看到刑警大队长也在车上,看样子就等我和师傅了。另一台警车上,坐着几个刑警大队的队员。

刑警大队长30多岁,长得高大结实。见我和师傅过去,他赶紧推开车门下来迎接,把身高不足170、有些瘦弱的师傅,映衬得更加瘦小。

刑警大队长伸出双手迎接师傅,对师傅客气道:“王庭长,欢迎你的加入,你是办案专家,今天过去邦我们好好把好关。”

客套寒喧几句,我们上车出发。

师傅原来在法院工作,曾担任过刑庭庭长。尽管已调入公安局,但因还没担任新职务,同事们仍习惯性尊称他为王庭长。

师傅26岁就担任法院审判委员会的委员,业务水平相当过硬。听同事讲,年轻时的师傅在工作之余,不是科班出身的他,早把新颁布的《刑法》《刑诉法》的条条款款背得滚瓜烂熟,难怪业务能力那么强。

在我毕业分配到公安局这年,刚过之年的师傅从法院调入公安局,我们几乎是前后脚进入预审科。

预审科与他原来刑庭的工作,就象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的前期与后期。通俗地讲,警察干的是搜集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法官擅长的是运用法律知识,将公安机关抓捕的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

所以预审工作,对师傅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驾轻就熟。

车子在高低不平的乡村公路上颠簸,扬起满天尘土。车内闷热,加之几个人的汗味互相交织,让我的胃里翻江倒海。

师傅说过,要想当一名合格警察,首先得学会吃苦。晕车这种事,对警察来说根本不算事,我想对我来说,算是吃苦的第一关吧。

同事们常自嘲,在公安局里,都是把男人当牲口用,把女人当男人用。只要不死人,就往死里干。

对于办案警察,他们每天接触着形形色色的案件,看到的也几乎是社会的阴暗面,对他们来说,无论心理还是身理,要经受的考验更多。于是,很多人留下一身职业病也就不足不奇。

实习时,我出的一个现场,就让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那是我第一次现场,也是一个凶杀案,也发生在夏天。

现场并不血腥,但尸检现场,给我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深远的。至今难以忘怀。

一个40多岁的男人,蹊跷地死在招待所床上。他仿佛在熟睡,只是嘴边留有一丝淡淡的血迹,还有少许白沫。

那时的招待所,住宿不象现在按房间出售,而是按床铺位出售。比如如果房间里有两张床,那么你住进去之后,另一张床还会安排进一个陌生人来入住。那时,人们使用的身份证,还是手写体。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常常会使用假身份证。给公安侦查破案带来不小的难度。

发生在招待所的这起凶杀案,就是这种情况。房间里的另一个人员,用的身份证,没有查询到信息。显然是用假身份证登记的。

案发第一现场被做清洁的人发现。

我跟随技术室民警出警到招待所,初看到尸体时还没感觉什么,反正就象睡着了一样。

考验心脏的事,发生在殡仪馆。

进行尸检时,只见法医三下五除二,几下褪去死者身上衣物,那个人就那么赤条条地躺在地上,整个身体呈现惨白色,与杀了的放在案板上还没划开的猪,从颜色看没什么区别。

法医先观察一会儿尸体表面症象,随后,用手术刀对准尸体胸部,向下一划拉,尸体胸腹部便被剖开,露出身体里面,花花绿绿的脏器。

法医伸手进去掏胃、心脏等器官、拉出,再用刀剖开胃、心脏、取出胃内容物、切下器官一部分,再分别放入不同器皿中装好,带回进行生物毒化单位进行检测……

那是我第一次看尸体解剖。

在现场,我一会儿闭眼,一会儿睁眼,内心的恐惧自不必说。但现场人多,还能强忍住恐惧与不适。

晚上回去,就不行了。

先是恐惧。

躺在单位提供给实习生的房间里,脑子里总象电影般出现尸检现场画面。又想起住的房间,屋门会不会被突然被踹开?

这样想着想着就失眠了。连续多天。

接下来至少半月,也没吃过肉食,看见肉片就想起那个尸检现场,法医切下的片片内脏…. 看见就反胃。想呕吐。

那个凶杀案,很久都没破获。

工作后,我还曾看见,实习单位发那个凶杀案的协查通报。最近,才得知那个凶杀案破案了,凶手是死者同村的熟,凶手知道死者挣了不少钱,于是便跟踪。典型的熟人作案、谋财害命。

我们乘坐车子,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中,东倒西歪、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车停下,我们下车。

凶杀案发生在附近的村子。这里是离村子最近的公路,车子无法继续前进,我们下车继续步行。

都说七月流火,八月流金。我想是不是指金子被八月的高温炙烤熔成了液体,所以才能叫八月流金?

我们一行人急急地行走在田埂上,每个人身上的警服都已湿透,黏在身上,已浑然不觉。除了热还是热、热!口干舌燥的热。热得人心慌、热得人喘气、热得人汗如雨下。

田里的稻谷已渐次成熟,黄灿灿的一片,马上就是收获季节了。

毒辣的太阳,早已把田里的水炽烤干,原本饱吸水份土壤,因失去了水份,被干裂出横七竖八道道沟壑,就象一张张饱经岁月磨难老人的脸。

走到一段尚存有一点水的稻田埂上,我们能感受到水被高温蒸发后,散发在人身上的阵陈热气,如同刚出炉的蒸笼一样。

在车上,我已大致知晓了案情:一个50多岁的单身汉,将邻居家两个一男一女的小孩杀害:两个小孩一个6岁,一个4岁。正是如花骨朵般的年龄,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要对两个小孩下手啊?

在农村,村民间通常会因田边地角、宅基地引发的纠纷冲突,激情之下发生的故意伤害案多数发生在成年人之间。而且是手里有什么,什么就是工具,比如锄头、扁担啥的……

想着一年前那个恐怖的尸检现场。我的心不由得颤栗。什么样的变态,才干出这种针对未成年人、这样伤天害理的凶杀案啊?真是恨得我牙痒痒。

又走了一段土路,就来到一座二层楼的楼前,院坝外面拉起一条警戒线,线内站着派出所的民警,他们个个神色严肃。警戒线外,站有几个村民向屋子里面张望、指指点点议论。

楼房隔壁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土坯房,刑警大队长说,那是凶手的家。

我们跟着刑警队长走进隔壁的土坯房,一扇破旧的木门后,昏暗的室内,一个顶着乱糟糟灰白头发、脸上毫无血色的男人,被绳索反绑着双手,他眯缝着死鱼一样的眼睛,黯淡无光。眼角还有一块乌青,整个人瘫坐在地上。破衣烂衫,两只脚上只穿着一只看不出颜色的拖鞋。脸上、鼻子和下巴上全是血,干了的和新鲜的。

不用说,那些血渍。干了的是作案时留下的,新鲜的,想来应是才被人揍的。应该是受害者家属打的吧。我想。

桌上放着早上吃完还没收拾的碗筷,灶上黑乎乎地锅底,还残留了一些没吃完的稀饭。

看来是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已先行控制了凶手。

刑警大队长到来后,刑警队员们各司其职:勘察现场、讯问、走访群众,现场民警有条不紊地展开系列调查取证工作…..

我跟随师傅,转身来到隔壁被害人的家。现场惨不忍睹,被害的两个小孩,分别躺在床的两头,两具小小身躯下,血迹早已凝固……

原来,清晨出门的夫妻俩,趁着早上天凉出门干活,快到晌午时分回家。

在院子里,夫妻俩没象往常一样见到嬉闹的孩子们,院子里静悄悄的。

夫妻俩早上出门时,两个孩子还在睡觉。夫妻俩象想着孩子们小,去地里也邦不了什么忙,便让孩子们继续睡。

只是出门前,夫妻俩将煮好的饭菜盛好放在桌上,等孩子们睡醒了自己吃。

这么大一上午了,孩子们不可能还在睡觉吧?夫妻俩进了屋,看见桌上的饭菜,纹丝未动。喊了几声孩子名,也没人应答。站在院坝又喊,还是没人答应。

响午时分的乡村,就象死一般寂静……

夫妻俩有点儿慌,不知道孩子们去哪了?这么热的天。

他们跑到孩子们睡的门前,推开卧室门,一眼就看见了床上、那血腥惨烈的一幕。两口子眼前一黑,差点晕死过去:只见床上两个孩子静静躺在血泊中,早已没了气息,身下的血迹已经凝固变得暗黑……

夫妻俩抢天呼地嚎啕大哭了一阵,等到情绪稍稳定,冲进凶手家,把他胖揍了一顿,做完这一切,才反应过来报警。

夫妻俩一路跌跌撞撞跑到镇上派出所,面对民警,女人边哭边笃定地说:“这事肯定是隔壁的老孤人干的,日他仙人咯……鬼儿子一天好吃懒做,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不得好死的寡孤人哦,我可怜的儿啦,我可怜的女咯…… ”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祸事,民警理解夫妻俩的心情,一边安抚,一边让他们慢慢说,男人接着说:“偶(我)屋头晒在地坝里的粮食、还有地头种的菜,总是莫名奇妙地会丢失。不是他龟儿偷的,会是哪个嘛?”

“队上的人都晓得他跛子手脚不干净。前几天,偶(我)屋自留地里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丝瓜,又被人摘了。本来想着天干,留着过几天摘了吃的。婆娘说,这事除了隔壁的孤人还有谁?肯定是遭隔壁的孤人摘了的,便诀(骂)了几句:不得好死的贼娃子哦,咋恁个缺德嘛……尽干缺德事的,日妈妈的只有断子绝孙…… ”

“隔壁那个老孤人认为骂了他,还跑出来和偶(我)婆娘翻天吵了一架。婆娘诀(骂)他,寡孤人也诀(骂):不怕你有儿有女,只怕经不起死...孤人说过这话,这事肯定是隔壁的孤人干的。”

男人说着说着,仿佛心里的肉被剜割掉一大块,痛得忍不住又大嚎起来。

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审讯组传来的情况,让我大致了解到情况是这样的:几天前,百无聊赖的单身汉,躺在黑黢黢的屋里一张破旧床上,天气闷热,单身汉也没胃口。他不停摇着蒲扇,还是感觉热。正烦闷无比,突然听见隔壁那两口子,扯着嗓子又在指桑骂槐地骂“断子绝孙”。

单身汉心头那个气呀、恨呀,身体里腾地窜出一股无名怒火:老子就因小时候生的一场病,落下残疾、瘸了一条腿,从小到大,在村里被所有人瞧不起,抬不起头,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他好好说过一句话,每个人他们与他说话时,总是带着无尽的优越感……

任何人都可以轻视他、无视他的存在,他就象路边的一棵狗尾巴草一样,入不了任何人的法眼……长大了因为残疾、也因为贫穷,他连老婆娶不到……

单身汉本就对自己生无可恋的日子充满烦闷,这样活着也真他妈没意思透了,尤其是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有时感冒头痛,在床上睡几天,不起来煮点吃的,就得不到吃的。真的有个大病啥的,死在屋头,可能还真没人知道。

如今那两口子疯狂地叫骂,让单身汉血直冲脑门顶:老子早就活得不耐烦了,还来惹老子,摘几根丝瓜爪子了嘛?就要把人往死里诀嗦?

骂,骂不过。人家两口子两张嘴。

打,打也打不过。

年老的单身汉,根本不是隔壁年轻力壮两口子的对手。

那能怎么办呢?单身汉为此烦闷不已。

反正你们不要老子好过,老子也要你们生不如死……

就这样,一个罪恶的念头涌上他的心头,再也挥之不去……

单身汉暗中观察了隔壁两口子几天,知道了两口子的生活规律:两口子每天吃完早饭,就下地干活去,留下两个孩子在家中玩耍。

这天,看着两口子扛着锄头走远了,单身汉转身回到灶头,拿起那把并不锋利的菜刀,慢慢朝隔壁屋走去……

单身汉干完预谋中的一切,总算出了心中那口恶气。他平静地回到屋里床上躺下,他并不后悔,他知道自己犯了滔天的罪行,但他也不想跑。

日子过得太他妈不如意了。活着也他妈的没劲。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啥好怕的。

后来,隔壁两口子冲过来,把他往死里恨恨打了一顿,直打得他口鼻出血,他也没反抗。反抗也没用。

直到警察上门,把单身汉抓住、捆上,他也没反抗一下。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日常琐事、升级酿成大祸的凶杀案。

凶犯已到案,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从法律程序上讲,批捕毫无悬念。估计通知我们预审人员到现场,就是想推进办案进度,快结快诉吧。

果然,不出半月,刑警大队就将案子移交过来。因为师傅和我都出了现场,科里就把案子交给师傅审阅。

平时我们科室里阅卷,都是随机分配。拿到什么案卷就看什么卷。我们最喜欢的是办案水平高、讯问笔录制作规范、字体漂亮的案卷。但这种卷宗比较少。

大家最烦看交警的卷,相比其他案卷,交警办案的卷宗不象其他刑事案卷几大本,往往只有薄薄一本,如果除去现场勘查、现场照片等资料,讯问询问笔录就更少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交通𦘦事罪相较其他案件,本身案情比较简单;二来交警业务办案水平,确实不如刑侦部门,他们搜集证据时比较单一不全面,卷越薄就意味着很多该取证的没取。这就是大家却不想接手的原因。

在公安局里,刑侦办案民警常常瞧不上交警,但人人却都想去当交警。原因是交警是警察队伍中待遇最高的警种,没有之一。当然,这是题外话。

(二)

我们科室,会经常出现各种来访者。

有个上访户,从我上班起,她几乎每周来一次。每次都拿着街边请人写的控诉状来递交,内容一字不变。状子写在学生方字格的作业本上,一个格子写几个字那种,潦草不说还夹杂着许多错别字。

因为常来,她与科室的每个人都很熟悉。来了,与同事们象熟人似打招呼,甚至还开起玩笑。同事们见了她,往往说:“你又来了啊?”妇女笑嘻嘻地、肯定地回答道:啊!(是的意思)

这个妇女,每次来时手上都抱着一个3、4岁的小孩。同事说她都上访好多年了。当年她13岁的女儿,被本村一个不足14岁的男孩强奸未遂,案子经由公检法研究多次,终因犯罪情节轻微、证据不足,且男孩未满14岁、作出不予批捕的决定。

但这个妇女一直不服。认定这是公安机关在包庇坏人。在农村,吵架时总有人拿出这件事当作丑事骂她。这更让她委屈。

于是,她铁了心一直不停地上访。上访次数多了,公检法的人熟悉她,她走公、检、法熟门熟路,三家办理刑事案子的科室领导及分管领导,她是摸得门清、相当熟悉。

有时,政法委的领导被她纠缠得烦,就打电话责问公安局领导,xx这个案子怎么回事?于是,当年的一众办案人员,又会被叫去进行专案汇报。

后来,她扩大了上访范围,除公检法外,她还去县上、市上、省上,最远的一次,她跑去了北京……成了县上著名的上访户。

更可笑的是,后来县上有关领导,为了息事宁人,安排乡上给她家办理了个什么困难补助。有了这额外的好处,妇女似乎悟出了一些门道。

知道有些领导害怕上访,妇女的上访变得更有规律了。想让她停止上访,那怎么可能?

重大节假日前,此妇女必定出现。甚至有次,还带上了几个上访户一同来到我们科室。

妇女家的案子,师傅调到公安局后也审阅过,以他多年审判经验,确实无法定罪量刑。

妇女多年上访,如今还当年上访户的领队了。一看这她这阵势,师傅也很生气。

但师傅仍按耐住性子劝妇女:“你这案子,我们都给你解释过很多次了,你怎么还来呢?定罪判刑是要讲证据嘛,你各人在家好好把娃娃带好,管好家里的事,这样跑去跑来,费时费力不说,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啊。”

妇女说:“王警官,我晓得你是个好人,但是那些人骂得人伤心倒嘛。我也莫得法。”

看看,吵架气不过,这也成了妇女上访的理由之一。

有同事说:“王庭长,莫给她讲道理,没得用。她女儿如今都在上师范学校了,这样闹下去,对女儿有什么好处?该得的补助已得,还是扭着不放,无非就是想捞政府的好处嘛。”

看看,除了手上阅卷工作,我们日常还会处理不少这样的工作。

见多了上访者,我们对来访者的到来见惯不怪。

我继续审阅我的那个破坏生产经营案,案卷看得差不多,案情明确、物证照片齐全,证人走访调查也完成。但嫌犯的精神状态,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我的直觉,还是告诉我,这人精神状态不正常。我希望在案情讨论会上,提出对犯罪嫌疑人的精神方面的鉴定。

这天,我正在阅卷,办公室门口来了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大爷,站在门口,看样子有70多岁了。

我们科室时常会有嫌疑人犯的亲属来,或想打听案子进展,或是给嫌犯送钱、衣服。其中来得最多的是几个前面提到的老上访户。

门口的大爷,不象其他的上访者。他表现得很拘谨、有些局促不安。

我以为他是走错地方了。

就问:“大爷,找哪个?”

大爷说:“我儿遭抓几个月了,我想打听一下他的情况。”

案子结案前,我们是不会告诉其亲属有关案情的。一般来说,对于这类来访者,我们会告诉他们,回去等通知。如果担心看守所中的亲属话,可以给他们帐上打点钱,用以改善一下在看守所里的生活,或者带些日常生活用的洗漱用品。

我便问大爷:“你儿叫什么名字嘛?”

大爷报上姓名,有点耳熟。哦,转念一想,想起来了,他正是我手中刚看完的卷宗——那个破获生产的犯罪嫌疑人的父亲。

正好,我也想找他家人了解一些嫌犯的日常情况。便让大爷进来坐下聊聊。

大爷一头杂乱白发下,脸上的皱纹如同古老的藤蔓,盘根错节,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身上一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背心,一个洞连一个洞,裤脚半挽,脚上是一双乡下人夏天常穿的草鞋,典型的乡下大爷装束。

我让大爷坐下。大爷坐下,低头,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自己的儿干了坏事,我也没想到他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把别人的庄稼全砍了,让别个的庄稼今年莫得收成,将心比心,我也觉得良心过不去。”

大爷叹口气,继续说:“农村人都是靠种地为生,邻居也不容易。娃儿被抓走后,邻居也来屋头找过我,我在自家包谷(玉米)搬了后,赔了部分包谷(玉米),我给邻居说好了,我做起庄稼赔他,每年赔一点。家里还喂有两头牛,等其中一头小的长大卖了,也可赔邻居一部分钱。”

我听懂了,意思是儿惹事欠的帐,他这个当老汉的会承担。

我问大爷:“这事不是你干的,你为什么要去赔呢?”

大爷说:“人嘛,总要讲点良心。莫得良心活在世上干啥?”

大爷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多活几年,多做几年庄稼,把孙女养大,在去见阎王前,能把背时娃儿做孽、欠别人的帐了清(还清帐),干干净净去见阎王。”

“哎,只是苦了孙女。她妈外出打工几年没得音迅。如今老汉又出了这样的事。我原本想给孙女在过年买点新衣服穿的,这下可能不得行了。”大爷叹口气说道。

我问大爷孙女有多大了,谈及孙女,大爷的脸上皱纹才稍舒展了些,说:“孙女长得快哦,今年十五岁快成人咯,差不多有你这么高了…… ”

我听明白了,目前嫌疑人家中,年迈的父母就是顶梁柱,支撑着这个支零破碎的家。

我在看案卷中,发现嫌犯(大爷的儿子)表现出强烈地对他人不信任感,甚至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都想害死他。正是从他的这番言辞,我才开始怀疑嫌疑人的精神状态。

于是,我问大爷:“你们与儿子的关系,如何?”

大爷说:“自家老太婆惯适(溺爱)儿子得很,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想着先舀出一碗给儿子留着。”

但是,我想起在案卷中看见嫌犯说的是,母亲给他煮的面条,总是黑手乎的,他估计是放了闹药(毒药)。

我问嫌犯:“既然放了闹药(毒药),为什么你又没死呢?”

答:“可能毒性还不够嘛!”

案卷中,嫌犯有很多这样的表述内容。包括他与邻居之间的矛盾。也是各种看见邻居想加害他的供述。

我对这个大爷肃然起敬。他虽讲不出高深的道理,但他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有良心。

当然,我也很同情大爷,觉得他很不易,好不容易把儿养大成家,却又遇上这样的事,便很想邦邦他。想起他说当天来时走了十几里路,我掏出30元钱,几乎是我当时月工资的三分之一递给大爷。告诉大爷可以给孙女买点衣服穿。他也可以坐车回去。

大爷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连连拒绝,说道:“要不得,要不得,那们要得哦……你还给我钱。”我将钱硬塞到大爷手上,让他不要走路了,坐车早点回家去。

我决定再次提审犯罪嫌疑人,弄清他的作案动机,再看看他的精神状态。

(三)

那个单身汉的凶杀案,师傅将案卷移送检察院几天后就批准逮捕。这种恶性案件,上上下下都很重视。一般都会快审快诉。

按规定,批捕后24小时内,公安机关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次提审。提审一方面是对犯罪嫌疑人,当面宣布对其决定逮捕的通知,同时也是对其犯罪事实的进一步确认。

这次,还是师傅和我一起去看守所提审单身汉。办理完相关手续,我和师傅坐在审讯室等候。听师傅说,此前,他已提审过犯罪嫌疑人几次了。

不一会,就听见有金属撞击地面发出的声响,看见两个民警押着一个人走过来,听到一个有气没力的声音:“报告公安…… ”

关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每天都要进行普法学习,进出都要喊报告,行为举止都有要求。几天不见,单身汉的头发,已被剃成澄亮的光头。作为重刑嫌疑犯,他的脚上还被戴上了脚铐。

刚才我听到的声音,就是脚铐拖在地上发出的。

师傅看了单身汉一眼,示意他坐下。

然后自己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又从烟盒抽出一支烟,吧唧一下点燃,隔着铁栅栏,默默给单身汉递过去。

单身汉楞了一下,他可能万万没想到,面前的这个瘦小的警官,会递烟给他抽。回过神后抖抖索索地、举起两只铐在一起的手,从审讯室的铁栅栏缝隙、接过师傅递过去的烟,也深吸了一口,再坐下。

师傅首先向嫌疑人告知我俩的身份,让他知道我们是经办他案件的公安局预审民警,今天来宣布对他的逮捕决定。然后如拉家常般,师傅开始问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吧?”

此时的单身汉,就象被褪去了刺的刺猬,少了往日的乖张和桀骜不驯。

“我晓得。”但单身汉仍昂着脖子,说道。

“晓得啥子?”师傅问。

“我杀了人。”单身汉说。

“杀了哪个?”师资接着问。

“我杀了本生产队x x家两个娃儿。”

说完这话,单身汉生怕我们小瞧了他似地,理直气壮地补充了一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没啥好说的。”

那架势,简直视死如归。

师傅又问:“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听你们队上的人说,你平时个性还不错哒嘛?你和大人闹意见吵了嘴,再怎么也不至于拿人家小孩出气嘛,小孩又没惹你,是不是嘛?”

“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单身汉说:"活着太他妈没意思了,警官,你不晓得,那两口子欺人太甚,简直是太欺负人了。”

单身汉说到这里,心中那积压了几十年的愤怒情绪,有如洪水般倾泻出来……

他说:“因为从小残疾,我成不到家。没人愿意嫁给我。村里与我同龄的人,大多数早已结婚生子,甚至还有不少人孙子也有了……过着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的生活。心底里,我也羡慕他们那些有家有老婆孩子的人,哪怕是吵吵闹闹,也比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日子好。”

“前半辈子,我还有父母为伴、父母照顾,后来,两个妹妹出嫁,父母一个个离世,我开始一个人过日子,这种孤独,你们不晓得。我两个妹妹,嫁到几十公里的外乡,自从父母过世后,很少回来,我一个人,就这样孤单过了几十年,有时嘴巴都憋臭了,找个摆龙阵的人都没有。”

“村里的人本来不多,稍微年轻一点的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下一些与我同龄的或者更老的老人,这些人每天在地里忙着,他们也瞧不上我,我也懒得与他们说话。有时遇见了,他们从来不喊我名字,好像我没名似的。他们只叫我跛子,时常还挖苦我几句。虽然我心里也恨,恨他们不叫我名字,专拿我的残疾取乐。”

“但我更恨隔壁这两口子,自以为养了一对儿女,在我面前那份盛气凌人、那份趾高气扬,更气吵架时他们对对他的种种羞辱〟..从年龄上讲,两口子应是晚辈,就算没有亲戚关系,就凭着年长你们几十岁,你们也不要这样欺负一个残疾人嘛,莫把事情做绝了嘛。一口一个孤人,难道老子愿意当孤人嗦?看到老子从来没得好脸色……老子又没吃他们的饭,做人嘛莫那么刻薄嘛……他们屋头哪怕掉根头发,不问清红皂白,两口子高矮就认定是老子干的……老子就是你两口子的出气筒嗦?”

一口气说完心中的委屈,单身汉有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估计几十年了,没人如此这般、耐心听他诉说,内心深处的种种苦处。

就象秃头忌讳别人说光字一样,单身汉对隔壁两口子,肆无忌惮地喊他“孤人”恨之入骨,听到两口子左一句“寡孤人”右一句“寡孤人”地叫着,象是被人抓了把盐撒在他的伤口上。

都说骂人莫骂痛处。

可这两口子偏就要往他的痛处骂,每一次地吵架,他累积在心中的怨恨就增加一点。太气人了!欺人太甚了!

单身汉愤怒得要死。

这天,隔壁的女人又在骂“断子绝孙”,单身汉听了一下火了,恨不得立刻操起门口那把锄头,给那两口子两锄头挖过去。

但单身汉忍了,他知道,自己跛了一条腿不说,力气也远不如隔壁那个30几岁身强力壮的两口子,如果冲出去硬拼,面对气壮如牛、有着使不完劲的两口子,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单身汉只得站在自己屋门头,与那两口子对骂…..

那女人越骂越难听,什么“孤人以后啊,尸骨在床上,尸水在床脚哦…连收尸的人都没得…….”

“真的是骂得得太可恶老,太刮毒(恶毒)老……可能是说到伤心处了吧,单身汉用双手捂住脸,低下头,肩膀不停地抽搐:呜、呜、呜.大哭起来…..”

“我打又打不过他们两口子,那我只有拿他们的娃儿下手。”

我第一次见到说起身世,这么委屈、这么伤心的犯罪嫌疑人。

单汉身又对师傅说:“警官,你是我这辈子,遇到的第一个主动给散(发)烟的人,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当人看待……. ”

真的是可怜又可恨的人。

等他情绪渐渐平息稳定下来,师傅仍是轻言细语道:“你再生气,你也不能干这样的傻事啊!你把别人杀了,你自己也逃不掉法律的处罚啊。”

师傅似乎是有意没有说出偿命那两个字,避免刺激到单身汉。

单身汉说:“那没得办法,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其实,我知道,当单身汉说出这句话时,意味着此时的他,已后悔了。

此前的他多器张哦。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单身汉对师傅说:“我这辈子,从来没遇到一个人,象你这样轻言细语地和我说过话。但凡有个人,好好和我摆一摆,我也不会干出这种蠢事来。本来与邻居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就是一些口角言语。哎,就是觉得自己活着也没意思,别人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別人好过…….”

师傅说:“哎,你看这事吧,现在不发生是发生了,世上也没得后悔药。那你现在你在里面,就要好好配合管教干部的,不要再干其他傻事了…… ”

师傅指的傻事,是指不要在里面干违反监规,诸如自杀自残、与其他在押人员发生冲突的事。有些重刑人犯深感自己罪行深重,就会在里面作出一些极端的事,让看守民警深感头疼。

此时的单身汉,仿佛一头温驯的绵羊,也如同一个很讲义气的侠客。他对师傅说:“警官,你放心,我不会在里面给你们添麻烦的。”

我知道,是师傅的言行,有如一道光照亮了单身汉那幽暗封闭的内心,才让整个提审过程变得很顺利。

有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残忍无比,一旦到了看守所,求生的本能,会驱使让他们作出翻供或装疯卖傻的决定,造成审讯一次,换一种说法的局面。

虽说量刑时不会仅仅单看供词,但这多少会给办案人员制造麻烦。

师傅的这次审问,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提审任务。甚至还减轻了看守民警的压力。

我说,师傅你太厉害了。师傅淡淡地说:“人嘛,总是有感情的。”

我也在想,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那些纠纷,那些恶性案件的当事人,如果在事端初起时,都能冷静下来,好好沟通的话,世间会不会少去很多悲剧?

(四)

我手上那起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案件,在阅卷完毕后,我又走访了犯罪嫌疑人同生产队的一些人,想看看乡邻们眼中的嫌疑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正常。

当我问起嫌犯的精神状态,乡邻们都郑重其事地说,他哟,他正常得很,没看出他有什么毛病。说话干活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只是乡邻们都不约而同提到:这个人有点小心眼、疑心重得很!

我又去看守所重新提审了犯罪嫌疑人,问到作案动机时,嫌疑人的回答仍是在我看来精神上有问题的答复。以我有限的病理常识,我认为这人的精神是不正常的。如果精神不正常,那么他就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所以,我们当下应当做的是,对他进行精神状态鉴定。

当我郑重其事向科长提出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状态鉴定时,科长开玩笑道:“你脑壳才有病哦!”这么多么年,他们还没遇到过,一个平时在世人眼中正常干活做事、生活完全自理人的是疯子,脑子会有问题。

案子在科长那卡住了,他说做鉴定要去几百公里外的市里,还要派专车和武警押送,总之很麻烦,不如先移交检察机关。我据理力争,说即便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同样会就嫌疑人的精神状态提出质疑。

案子就此搁置起来。

过段时间,局里清理看守所在押人员时,这个案子被拎出来。在有分管局领导参加的讨论会上,轮到我汇报此案时,我谈了自己的意见:鉴于此案犯罪嫌疑人种种不正常的表现,必须做精神病鉴定。还好,这次我的意见总算被采纳了。

接下来就是局里对押运车辆、押送人员的安排。嫌疑人被押送到精神病院作鉴定那天,我也去了。看见第一项检查岀来,医生皱了一下眉头。我就觉得是的可能性比较大。

(五)

有天,我突然想起有段时间,没见着那个上访妇女了,同事说她女儿师范毕业了,县长大人专门给教育局长打招呼,将妇女的女儿分配在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教书…..这段时间可能暂时不会出现了。

精神病鉴完过了半个月,我们就收到医院寄来的精神鉴定报告:不出所料,被鉴定的犯罪嫌疑人系妄想性精神分裂症。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对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公安机关只能释放。

我突然有点担心,嫌疑人释放回去,会不会给他父亲造成新的麻烦?会不会打乱老父亲的还帐计划?

单身汉的死刑复核在过年前下达。县上召开行刑公判大会那天,一些即将被枪决、被宣判的罪犯,呈一字型站在县上广场那块白底黑字“XX公判大会”的条幅下。

我看见单身汉与另外几个重刑犯被五花大绑着,身后插着一块大大的木板,每个人身后的木板上都用血红的油漆划了把大大的X字。等公判大会宣布完,他们将被执行死刑。

这样的结局早就决定了。

听看守所同事说,整个关押期间,单身汉的两个妹妹,没有一个人来送过钱物。天气转凉,还是派出所民警,去他家里邦他收拾了一些衣服带到看守所…

单身汉被身后的武警押解着,他有点艰难地在左右张望,相比其他罪犯,他表现得算是很硬气的一个了。

有的即将被枪决的罪犯,在宣判前,早已因恐惧被吓得魂飞魄散、面如死灰、瘫软在地、屎尿俱下、有的根本无法站立,全靠武警从两边提着。我以为,单身汉可能是想再看看这个他即将离开的人世吧,他的两个妹妹自从出事后,从来没看望过他,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在离开人世前,再看她们一眼。

但很快,我看见瘦小的师傅挤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去到单身汉身旁,不知师傅对单身汉说了些什么,只见被反绑着双手的单身汉在点头。我估计会说些让他安心上路的话吧。

我知道,几十分种后,一个从小被忽视的生命即将归于尘土。

后来我才得知,单身汉四处张望,是在找师傅。他对押解他的武警说,他死前,没有想见的亲人,只想再见一下王警官。

我忽然有些伤感,一个在世上活了50几年的人,唯一让他感到人世温情的,竟然是一个经办他案子的警官。他在世上最后一个牵挂的,仍是这个警官。

相关文章

  • 恶邻

    她不坏,不粗鲁,不暴力,可她是可恶的。 她经常沉思,但不用半个小时,我就知道她沉思的内容。 她出门见到了谁,谁说了...

  • 恶邻

    我回家的时候,家门口围了一群人,有警察、城管、居委会、物业、我老婆孩子老丈人、邻居一家。乌泱泱的二十几个,为的是拆...

  • 恶邻

    但凡与“恶”拉上关系,必是令人咬牙切齿、痛恨无比的,很不幸,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恶邻。 那时住的房子是一间老房子,房...

  • 恶邻

    千年亲戚,万年邻,远亲不如近邻。但遇见恶邻是一件非常恼火的事。在我的家乡,有一户人家赖某,有三个儿,六个孙,仗着人...

  • 恶邻

    有个老太太,住在隔壁楼,大半夜的在那骂街,完全听不懂啰嗦的啥就是一股噪音,惹得人心烦气躁。 这都不是第一次了,隔段...

  • 恶邻

    昨晚我终于把憋了一整天的心里话告诉了父亲。父亲已经老了,许多事情自己都觉得力不从心了,不能像一只老母鸡抖抖自己的羽...

  • 恶邻死了

    哎,听说了吗,老冯死了。 初次听到这个消息,稍微有点震惊,不过很快就舒了一口长气,“哦,真的?怎么死的?”“被人剁...

  • 无耻恶邻

    泱泱大清朝撇嘴角说的仨瓜俩枣儿在惨遭恶邻打得满地找牙时意外失盗蹊跷事儿阴差阳错一撂就是百十年海权标点划道儿时变成引...

  • 甲午之殇:最惨痛的沉沦造就最辉煌的崛起

    (一)家有恶邻 古人云:人怕贱友,家怕恶邻。家如此,国亦如此。 在我们国家的东方就一直存在着一个这样恶邻——日本,...

  • 警告日本:看看当年的匈奴就知道中华家是怎么一个复仇的民族

    (一) 古人云:人怕贱友,家怕恶邻。 家如此,国亦如此。在我们国家的东方就一直存在着一个这样恶邻——日本,这个恶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篇丨恶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xo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