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其它一些二代比起来,董明珠的公子要贴近普通人多了。前几年有媒体报道,作为母亲,董明珠很为她儿子骄傲,她说:“他开十多万的车,在外面租房子住,开心得很。”
联想到一些富二代的做派,以及她自己的高调,她儿子似乎确实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但我们也知道,当我们说他“贴近”普通人的时候,也就是在说,他到底不是普通人。
或许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有选择,有退路,有人给他的挫折和失败兜底。
普通人,或者说穷人是没有人给他们的选择买单、兜底的,以至于总要在各种事情之间疲于奔命。
——没有余裕,疲于奔命,就是稀缺。
2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中文版出版于2018年,讨论的就是金钱和时间上的“稀缺”对人的影响。用作者的话说:
贫穷的人会更加贫穷,忙碌的人会更加忙碌。
不论是贫穷还是忙碌,“稀缺”会让人的大脑特别专注于一个问题,有时能提高相关事情的处理能力,变得更有效率,但也意味着减少了对其它事情的关注,忽略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和对未来的长远规划。
同时,“稀缺”也会给人的大脑和情绪造成很大的压力,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或者说:
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
我们不得不……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3
“稀缺”是一种心态,也是一个事实。
人们有可能调整心态,但没有办法忽略事实。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尽力去忽视的人,反而会更加重视。
普通人和二代,稀缺和富余,都是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人们怎么看待,是低调还是高调而改变。这种稀缺或富余的状态,也就必然地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
怎么摆脱稀缺的状态呢?本书作者的方案是:
- 对于个人来说,要经常考虑一些不紧急但重要的事,在有所富余的时候就为稀缺做好准备,凡事留一点余地。通过良好的习惯,或者其它机制减少自己的选择压力;
-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时间和预算不能安排得太紧,留下一些应对变化的余地;
- 对于扶贫工作来说,通过一些基本制度减少穷人必须要做的选择,比如义务教育、强制疫苗、强制参加社会保险等,鼓励和帮助穷人进行长远规划;
4
从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复杂一些。
多数现代人不仅贫穷,而且忙碌,金钱和时间都是“稀缺”的。在稀缺中打转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去应对突发的事情,也很难抽身出来获取更多信息,做长远的考虑。因而也就如作者所说的:
贫穷的人会更加贫穷,忙碌的人会更加忙碌。
如果说,经济上的扶贫就是建立制度,使穷人不会在一些长远而重要的问题上犯错,让子女接受教育、打疫苗、全面覆盖医疗保险,那么时间上的“扶贫”就是限制劳动时间,打击“996”。
5
作为畅销书,这本书介绍了一些行为科学的研究结论。按照套路,剩下 200 多页主要是各种不知真假的段子和研究试验。
本书豆瓣评分7.5,一般可以认为,在这个评分附近的书,可以看一下简介、目录和前言,有兴趣的可以翻一下第一章或每章的总结部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