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入伙的时候,弟媳送给我一幅装裱好的十字绣。
十字绣全长六十厘米,宽五十一厘米。图案为欧式山林小屋风景小画,依次压上四点五厘米和三厘米宽的银色卡纸,形成立体的压边,再覆上透明的有机PVC薄片,最后一起龛入四厘米宽的乳白色欧式雕花画框。
整幅十字绣的配色非常恬淡温和,白色的底,浅浅的灰,淡淡的绿,柔柔的五光十色。搭配着银色卡纸、乳白画框,极度雅致清新、温婉动人,让人一看倍觉温馨,心宁神静。
图案靠上五分之一的区域,几许波浪般的灰绿在一大片灰白上起伏,缔造了一个遥远广阔的山林背景。可以想象,太阳每天从那里升起,映红山间薄雾,飞鸟在天空林间自由飞翔,婉转鸣叫。万物生长,各种动物在群山出没,宁谧的世界有着与城市不一样的繁荣。
图案左上象限的区域,山林背景之下,是小缓坡上的一幢砖木结构的城堡式小房子。黄色的屋顶纵横着褐色的线条,像是一把把干草盖成。房顶上黄色的烟囱,顶端被烟火熏得有点发黑,象征着生活的红红火火。同色系的门窗和房屋主架嵌在白墙上,显得热情又温暖。几个房间和阁楼的窗口,细条的窗楞清晰可见,被它们割裂的黑暗,反衬着屋外自然光的明亮。
房前屋后,花木扶疏,高高低低的浅绿被自由伸展的褐色枝桠抓住,黄紫粉白的花丛匍匐在阶下树脚。
房屋的左侧门前,两根白色柱子支起了小小的门廊,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一树粉红后犹抱琵琶半遮面。它的前方,一条灰包白圆石拼接的小路,穿过庭前的草坪,跨过鲜花绕岸的河流,一直蜿蜒至右下端的远方。由窄逐渐变宽的路面,给人以正站在路上远远欣赏这片风景的视觉印象。
图案的下半部分,是那白灰和浅蓝描绘的清凌凌的河水,日夜不息地欢歌着,穿过图案正中那一座两侧有着细护栏杆的白色小桥,从画的左边流向右边,经过一棵高高的大树,往远处的群山奔去。
河的两岸花草繁茂,被小路分为两半。左侧,花草从图案中间绕河延伸至中间的小桥,再往下折回到左下角,像是一个反写的C。一路之隔,图案右下角的花草铺开到画框之外,只两三丛被捕捉到画框内。一丛丛野花,偷来了天宫画师的染料,红白粉紫,黄桔蓝金,深深浅浅涂抹在自己脸上,互相簇拥着,推挤着,笑闹着,肆无忌惮地在风中绚丽绽放。
想象着大清早,沿繁花盛开的河岸散步,细数河里的卵石,看着鱼儿从河水里探出头来,去吃岸边的水草。或者选一个悠闲的下午,从草丛里挖些蚯蚓作饵料,坐在河边,抛一根钓杆,等着小鱼上钩。又或者趴在小桥上,凝视着川流不息的河水,感叹一声:逝者如斯乎!
小桥流水人家,多想在这世间也能拥有这样一个美妙的角落,夏听蛙鸣冬听雪,春赏百花秋赏月!
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全是弟媳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十字绣是极费眼睛、极伤颈椎的活儿。弟媳得对照着说明书页,找准坐标定好位,再根据要求,选好不同色系的线按不同的针法将十字绣白色画布的一个个细细的小格子填满。
这幅画五彩斑斓,初步估计至少有70多种色线,需要频繁的换线打结。从针法来讲,这幅画用了三种针法:最浅的白色用的是半针绣法(只绣一个对角),其余都是全针绣法(对角交叉),小桥的栏杆用了黑色的线勾边。
所以,尽管这幅画尺寸不大,却费了弟媳不少功夫,承载了她满满的情意。
我把十字绣挂在客厅至卧室过道的白色墙壁上,每天晃过它跟前都要注视两秒,想象真的住在那桃源世界,心里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弟媳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风景
网友评论